时间: 2025-05-10 06: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5:45
作者: 赵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
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
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
一夜潇潇弄疏响。
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
人何处邈如天样。
纵陇水秦云阻归音,
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雨过空山,月光下的景色如同新酿的美酒。
举杯独饮,没有人陪我共赏。
我漫无目的地悲吟,独自捻断霜白的胡须,
再回去睡觉,秋天的凉意渐渐渗入孤独的被窝。
可怜窗外的竹子,毫不畏惧西风,
一夜之间潇潇的雨声轻轻敲响。
我的心情如同九曲肠子,万斛的愁苦,
人何处去,远得如同天边一样。
纵使陇水和秦云阻隔了归音,
也不愿意让时间闲逛,在梦中去追寻。
作者介绍:
赵鼎,字希周,号岫云,宋代著名词人,因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赞誉。赵鼎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为国家忧虑,创作了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的诗词。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赵鼎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反映了他在政治风云与个人情感夹杂的复杂心境。
整首《洞仙歌》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时光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以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氛,仿佛月光洒在雨后的山间,酝酿出一种美好的情绪。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孤独的感受,“把盏无人共心赏”,这句揭示了诗人的孤单与对陪伴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霜须”象征自己的衰老,展现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和惆怅。秋天的寒意逐渐渗入被子,增添了几分凄凉的色彩。而窗外竹子的顽强生长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坚韧与生命的延续。
后半部分,诗人将复杂的情感化为“九回肠,万斛清愁”,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对归乡的遥望。尽管“陇水秦云”阻隔了归音,但他仍然在梦中寻访,反映出心灵的无法安心与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孤独、时光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测试:
《洞仙歌》的作者是?
诗中“可怜窗外竹”表达了什么情感?
“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中的“九回肠”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