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57:08
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
作者:杨万里 〔宋代〕
金陵江水只咸腥,
敢望新安江水清。
皱底玻璃还解动,
莹然酃渌却消酲。
泉从山骨无泥气,
玉漱花汀作佩声。
水记茶经都未识,
謪仙句里万年名。
金陵江的水令人感到腥咸,
敢奢望新安江的水清澈见底。
皱底的玻璃能映出水波的动感,
晶莹的水面却使人消去酒醉。
泉水从山的骨骼中流出,没有泥腥之气,
玉漱的花汀发出悦耳的声音。
水的记载和茶的典籍都未曾了解,
而在《谪仙》诗句中却有万年的声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生于江西。其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风格独特,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此诗作于杨万里游览新安江时,诗人通过对比金陵江和新安江的水质,表达了对自然清新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勾勒出两条江水的不同特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开篇以“金陵江水只咸腥”引入,显露出金陵江水的浑浊与不堪,接着以“敢望新安江水清”对比,展现出对新安江水质的期待与向往。诗中使用了“皱底玻璃”和“莹然酃渌”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水的灵动与清澈,形象而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泉水从山中流出时的纯净与清新,生动地传达出山水的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则回归到文化的层面,表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无知以及对古代诗人名句的敬仰,展现了其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全诗围绕自然清新的水质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引发对文化和生活的思考。
金陵江水的特点是:
A. 清澈
B. 咸腥
C. 甜美
D. 淡泊
新安江水给人的感觉是:
A. 浑浊
B. 清澈
C. 流动
D. 冷冽
“皱底玻璃”在诗中隐喻:
A. 水波动感
B. 水的颜色
C. 水的气味
D. 水的温度
杨万里《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杨万里更注重水的清澈与饮茶文化的关系,而王维则侧重于山的壮丽与宁静。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自然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