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04
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
(作者:杨万里)
汾阴西祀告升平,
四海无波镜样清。
乞与幽人好风月,
万山里许听泉声。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汾河的阴面,西边的祭祀表示国家的安宁,四海无风,水面如镜般平静。我希望能与隐居的朋友一起享受这美好的风月,在万山之中倾听泉水的声音。
“汾阴西祀”是指历史上对汾河的祭祀活动,汾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河流之一,象征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诗中提到的“风月”则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通常用以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阜舟,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安定,国家富强,诗人借用美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宁社会的赞美。
杨万里的《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汾阴西祀”的意象,直接引入了一个安宁的社会背景,暗示着国家的升平和人们的幸福生活。四海如镜,波澜不惊,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此环境中,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风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万山里许听泉声”则将诗歌的意境推向高潮。泉水的声音在山间回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用耳朵去聆听自然的声音,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深刻的对话,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恬静、安宁的情感,令人向往。诗人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宁的赞美。
“汾阴西祀告升平”中的“升平”是什么意思? A. 动荡 B. 安宁 C. 纷争 D. 忧虑
诗中提到的“乞与幽人好风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与朋友争论 B. 享受自然 C. 远离朋友 D. 参加宴会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