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烛影摇红 乙丑正月和闰庵韵》

时间: 2025-05-02 14:55:42

诗句

怕说春朝,野风摇曳欺人老。

莺啾燕唧耳边新,悔不埋头早。

觅取黑甜幽杳。

又平林、群鸦闹晓。

情恰似、嫠妇孤舟,家山梦绕。

懒去巡檐,隔篱花影知多少。

红稀绿暗不禁寒,秀茁墙隅草。

欲觉何曾睡觉。

旧巢痕、微茫尽扫。

杜鹃安在,只有绵蛮,依人飞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42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乙丑正月和闰庵韵
作者: 奭良 〔清代〕

怕说春朝,野风摇曳欺人老。
莺啾燕唧耳边新,悔不埋头早。
觅取黑甜幽杳。
又平林群鸦闹晓。
情恰似嫠妇孤舟,家山梦绕。
懒去巡檐,隔篱花影知多少。
红稀绿暗不禁寒,秀茁墙隅草。
欲觉何曾睡觉。
旧巢痕微茫尽扫。
杜鹃安在,只有绵蛮,依人飞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渴望与感怀。作者在春日的早晨,感受到野风的吹拂,仿佛在欺骗着年老的心灵。耳边传来黄莺和燕子的啼鸣,令人感到新鲜与欢快,回想起自己早该埋头工作而感到后悔。作者在寻找那种黑暗而安静的幽境,想要逃离纷扰的现实。在晨光初现时,树林里的乌鸦啼叫声此起彼伏。诗人的情感恰似一位失去丈夫的妇女,孤舟漂泊在思念的海洋中,时常梦回故乡。懒得去巡查屋檐,隔着篱笆也不知道花影有多少。春日将逝,红花稀少,绿草暗淡,寒意不禁袭来。心中不禁自问:“我究竟何曾睡觉?”原来的巢穴痕迹已被清扫一空。杜鹃鸟安在何处?只剩下一些绵软的飞鸟依偎在身旁。

注释

  1. 春朝:春天的早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2. 莺啾燕唧:形容春天鸟儿的鸣叫声,传达生机与活力。
  3. 嫠妇:失去丈夫的女人,借用此意象表达孤独与思念。
  4. 家山梦绕:思念故乡,常常在梦中回想。
  5. 杜鹃: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奭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诗见长,其作品常蕴含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春季,正值正月,诗人借春风唤起对往昔的怀念,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作品,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怕说春朝”,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惧怕,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美好难以长久。接下来的“莺啾燕唧耳边新”,则通过生动的声音描写,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夹杂着后悔,流露出对逝去青春的惋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情恰似嫠妇孤舟”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孤舟意象不仅描绘了漂泊的状态,更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在描绘春日景象时,诗人用“红稀绿暗”表达了春光的渐渐消逝,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怕说春朝:对春天的美好感到害怕,暗含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
  2. 野风摇曳欺人老:春风轻抚,带来一丝欺骗,仿佛让人忘却年华已逝。
  3. 莺啾燕唧耳边新:鸟鸣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渴望与生命的复苏。
  4. 悔不埋头早:对未能早日投入生活的懊悔。
  5. 觅取黑甜幽杳:渴望寻找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6. 又平林群鸦闹晓:描绘了晨曦中乌鸦的喧闹,展现自然的生动。
  7. 情恰似嫠妇孤舟:情感的孤独与漂泊,暗喻思乡之情。
  8. 家山梦绕:对故乡的思念如梦萦绕心头。
  9. 懒去巡檐:不愿去巡视周围的景物。
  10. 隔篱花影知多少:暗示隔着篱笆也不知道周围的花影有多少。
  11. 红稀绿暗不禁寒:春天的景色渐渐暗淡,感到寒意。
  12. 欲觉何曾睡觉:内心的迷惘与自我反省。
  13. 旧巢痕微茫尽扫:往日的痕迹已被清扫一空,象征失去的怀念。
  14. 杜鹃安在:对杜鹃的问询,暗示悲伤与失落。
  15. 只有绵蛮,依人飞鸟:只剩下依偎在身边的鸟,增添一丝孤独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恰似嫠妇孤舟”,用嫠妇的孤独比喻自己的心情。
  • 拟人:如“野风摇曳欺人老”,赋予风以人的特征,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朝:象征希望与生机。
  • 莺燕:代表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
  • 嫠妇:象征孤独与思念。
  • 孤舟:表达漂泊与无依无靠。
  • 杜鹃:常被用作离别与哀伤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莺啾燕唧”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2. “情恰似嫠妇孤舟”中,嫠妇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厌倦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喜爱与期待
    B. 不屑一顾
    C. 完全无视
    D. 恐惧与厌恶

答案

  1. B. 春天
  2. B. 孤独
  3. A. 喜爱与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斗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孤独与远方的渴望。
  • 《春望》:描绘春日的美好与痛苦,情感更加沉重和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秋渊沈鍊师 杨佛子行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紫芝曲 宫词(十二首) 介山操 闻定相死寇 雉城曲 唐姬饮酒歌 海峰亭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谈之间 反犬旁的字 积富 忧公忘私 怕痛怕痒 垸田 飞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虎彪彪 包含茂的成语 包含药的词语有哪些 传集 隹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疾言倨色 开释 飞阁流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