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5:09
烛影摇红 咏帘影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绣桁沈沈,蕙薰扶起新寒浅。
玉钩消息不分明,人比天涯远。
飘荡东风未惯。尽关情莺窥燕盼。
乍移灯火,又转阑干,湘魂愁颤。
深坐前宵,画堂斜掩金波满。
朦胧花雾散如潮,蜻翼捎香断。
别绪春云暗卷。记殷勤惊鸿半面。
夜明空许,觅遍芳尘,黄昏亭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静谧的夜晚,感受着寒意与思念的情景。绣帷沉重,蕙草的香气微微飘散,寒意未减,心中的牵挂却愈发沉重。玉钩(指月亮)的消息不明,仿佛人已在天涯。东风未习惯,情思缠绵,黄莺在窥视,燕子在盼望。灯火乍然移动,心中愁绪又随之转变,湘江的灵魂因愁而颤动。她深坐于画堂,金波满洒,夜色朦胧,花雾如潮水般散去,蜻蜓翅膀带香而去。别绪如春云般暗卷,记得那一刻的温柔,如惊鸿半面。夜明光空许诺,四处寻觅芳尘,黄昏的亭院似乎空无一人。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诗人,以细腻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之美。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情感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时期。诗中表现了对爱与思念的深沉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情感的重视。
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篇的“绣桁沈沈”与“蕙薰扶起新寒浅”设定了一个优雅而又略显阴郁的环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随后,诗人以“玉钩消息不分明”传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的情感。
“飘荡东风未惯”则引入了自然元素,东风的轻柔与尚未习惯的感觉,恰如内心情感的摇摆不定。接下来的“尽关情莺窥燕盼”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莺与燕的形象象征着恋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生动而富有情趣。
“乍移灯火,又转阑干”一句,灯火的变换与阑干的转动,象征着情感的变化与不定,透露出一种愁苦的情绪,令人感同身受。而“湘魂愁颤”则将湘江的意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深化了思乡与思情的主题。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都十分细腻,将个人的孤独、思念与自然景色结合,形成了美丽而又哀伤的氛围,表现了对爱情与故乡的双重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突出思念与孤独,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绣桁沈沈”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湘魂愁颤”中的“湘”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莺窥燕盼”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