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中渡二首》

时间: 2025-04-30 03:30:29

诗句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30:29

诗词名称: 过中渡二首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白话文翻译:

我终于可以回家了,却不禁为自己在这里的停留而感叹。站在中渡桥边,柳枝轻轻拂过我的头顶。回想起我来时走过这座桥时,河流中满是断冰和残雪。

注释:

  • 淹留:停留、逗留,这里指在中渡桥边的停留。
  • 中渡桥:指的是一座桥,具体位置不详。
  • 拂头:轻轻地擦过头。
  • 断冰残雪:冰块已断裂,雪迹未完全消融,形象地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断冰残雪”可以联想到古代文学中对春天的描写,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与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著称,主张“文以载道”,其文学风格兼具清新与沉郁。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回乡途中,表达了对游子归乡的期待和对故乡景色的怀念。写作时期正值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往往在游览中感受季节变换及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游子归家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首句“得归还自叹淹留”表达了归乡的喜悦与对留恋时光的感慨,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中渡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归家路途中的静谧与美好,柳树的轻拂则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意象,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而“记得来时桥上过”则是对过往的追忆,似乎在映衬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最后一句“断冰残雪满河流”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图景,还隐喻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给人一种希望与新生的感觉。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强烈的归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归还自叹淹留:归家的喜悦中,夹杂着对在他乡逗留的惋惜。
  2. 中渡桥边柳拂头:描绘出自然的细腻,柳枝轻拂,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3. 记得来时桥上过:回忆起曾经走过这里,感慨时光流逝。
  4. 断冰残雪满河流:描绘冬残春来,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象征着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轻拂头,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了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柳”、“冰”、“雪”等意象,传达出自然变化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游子归家这一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借助自然景象反映人心的变化,展现了离别与重聚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力,春天的象征。
  • 冰雪:象征寒冷、孤寂,也暗示着过去的留恋与即将逝去的时光。
  • :连接两岸,象征着归家的路途与人生的转折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淹留”是什么意思? A. 归来
    B. 停留
    C. 离去

  2. 诗中提到的“中渡桥”有什么意义? A. 连接两地
    B. 一座古桥
    C. 随意之处

  3. 诗中如何描绘自然景象? A. 只有阳光
    B. 柳拂头与河流
    C. 风雨交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江雪》:侧重于孤独与寒冷,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欧阳修诗文集》
  • 相关古典诗词研究著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送五弟阿龙 减字木兰花 西湖怀古 减字木兰花 水仙花 减字木兰花 重泊瓜步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六 七月六日晚出阁偶占 减字木兰花 题分春馆爱莲图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题刘蘅庄藏唐人写涅槃经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泠泠 大字旁的字 月明如昼 杀回马枪 当风秉烛 单人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独立王国 日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快便 包含异的词语有哪些 风栉雨沐 梯田 腔窠 辟地开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