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4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寒冷的月光照耀着满是水的溪流,我在幽静的地方吟唱。
峰峦在晨曦中依偎着城郭,草木的影子在波光中浮动。
岸边灯光闪烁,渔夫在捞虾,烟雾笼罩着划着鸭船的舟子。
茅屋底下传来鼾声,我独自顾影而留恋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活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67-1928),字惟庵,号静庵,晚号三立,近现代著名诗人。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多地。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注重抒情,风格清新宜人。
创作背景: 《步月溪上》创作于陈三立晚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此诗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浮华的淡然态度。
《步月溪上》是一首描绘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诗。诗中寒月映照着溪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诗人以“行吟”自述,表达了他在这幽静之地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晨曦中的峰峦和波光中的草树,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通过对岸边捞虾的人和烟雾笼罩的鸭船的描写,诗人将生活的细腻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幅画中。最后,鼾声与顾影的细腻描写,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透过生动细腻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生活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步月溪上》的作者是谁?
诗中“寒月满溪水”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人通过“顾影复淹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步月溪上》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自然,体现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陈三立的诗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