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月 月下携小婢登锡山》

时间: 2025-07-27 11:41:53

诗句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

偏消受,一天清景,冷露湿鞋儿。

望梁溪城郭,恰幽辉皎洁,处处追随。

扑流萤、微挥轻箑,倚翠袖、斜覆纤絺。

回船也,夫人犹自爱眠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1:53

原文展示

步月 月下携小婢登锡山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
偏消受,一天清景,冷露湿鞋儿。
望梁溪城郭,恰幽辉皎洁,处处追随。
扑流萤微挥轻箑,倚翠袖斜覆纤絺。
回船也,夫人犹自爱眠迟。

白话文翻译

在八九座山峰之中,像十三岁的小女孩一样娇小,我在月下与她相携,展现出芳香的姿态。山中空寂无人,玉臂轻轻扶持着她的身影。花影摇曳,仿佛在玩弄着她的身影,风吹动竹子,忽然让人感到惊疑。我偏偏陶醉于这一天的清朗景色,冷露湿透了我的鞋子。远望梁溪的城郭,恰如其分地映衬着幽静的皎洁之光,处处都在追随这光辉。轻轻扑打流萤,微微摇动着轻箑,倚靠着翠绿的袖子,斜斜地遮住她的纤细衣裳。回到船上,她仍然喜爱懒懒地沉睡。

注释

  • 八九峰峦:指八九座山峰,形容山峦的高耸。
  • 娇小:形容年轻女性的娇嫩可爱。
  • 月下芳姿:月光下展现出优雅的姿态。
  • :美好、可爱的意思。
  • 清景:清新的景色。
  • 梁溪城郭:指的是梁溪的城镇,描绘出远方的景象。
  • 流萤:流萤是一种夜间发光的昆虫,代表着夜色中的灵动与轻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婉约清新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览锡山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下的山水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八九峰峦,十三娇小”,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高耸的山峰和娇小的少女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说自然的伟岸与人类的渺小。接下来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山间,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

诗中不仅有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玉臂倩扶持”中,体现了人际间的关怀和爱意。诗人通过“花弄影浑身上下”与“风动竹忽地惊疑”的意象,表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感,仿佛夜晚的自然也在与人交流,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最后两句“回船也,夫人犹自爱眠迟”,将情感与自然结合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生活的陶醉与享受,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舒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描绘出高峻的山峰与年轻女孩的对比,突显娇小之美。
    • “相携月下芳姿”:两人共享宁静的月光,展现出优雅的姿态。
    •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山中无人,只有彼此的陪伴,透出温暖的情感。
    •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 “偏消受,一天清景,冷露湿鞋儿”:虽有一点困扰,也因美景而感到满足。
    • “望梁溪城郭,恰幽辉皎洁,处处追随”:远方的城郭在月光下显得清幽而美丽。
    • “扑流萤微挥轻箑,倚翠袖斜覆纤絺”:描绘出轻盈的流萤与少女的衣袖,增添了灵动感。
    • “回船也,夫人犹自爱眠迟”:结束时的温馨场景,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与人产生共鸣。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句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人际间的温情,传达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山峰:象征着伟大、坚韧的自然力量。
  • 月光:代表着美好、宁静的夜晚,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 流萤:象征着灵动与生命的轻盈,点缀夜景。
  • 玉臂: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八九峰峦”意指: A. 高耸的山峰
    B. 低矮的丘陵
    C. 大海的波浪
    D. 广阔的平原

  2. “玉臂倩扶持”中“倩”字的意思是: A. 高大
    B. 美好
    C. 丑陋
    D. 年长

  3. 诗中提到的“流萤”是指: A. 昆虫
    B. 花朵
    C. 树木
    D. 星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同样描绘了月下的孤独与美好,但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酒的寄情。而董元恺的《步月》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研读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东栏梨花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六 双池 纵笔三首·其二 残句安石作假山 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痛改前非 悲喜交切 箴瑱 单耳刀的字 储户 民不安枕 建之底的字 蒜气 而字旁的字 才高七步 月字旁的字 夕寐宵兴 包含缗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前的词语有哪些 躬先表率 双人旁的字 慨然允诺 包含抵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