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月至泉畔试茶》

时间: 2025-05-04 11:33:26

诗句

飞阁流云护碧纱,曲栏掩映竹阴斜。

巡檐步月敲奇句,坐石烹泉品贡茶。

乳液清逾花上露,春旗嫩展雨前芽。

水天一色明如昼,照见溪鱼戏浅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26

原文展示:

飞阁流云护碧纱,曲栏掩映竹阴斜。
巡檐步月敲奇句,坐石烹泉品贡茶。
乳液清逾花上露,春旗嫩展雨前芽。
水天一色明如昼,照见溪鱼戏浅沙。

白话文翻译:

飞阁如流云般护卫着碧绿的纱帐,曲折的栏杆掩映在斜斜的竹影之中。
我在屋檐下徘徊,月光下敲打出奇妙的诗句,坐在石头上用泉水煮茶品尝贡茶。
泉水清澈得比花上的露水还要明亮,春天的旗帜在雨前轻轻展开,嫩芽悄然吐出。
水面和天空一色,明亮得如同白昼,映照着溪水里的鱼儿在浅沙上嬉戏。

注释:

  • 飞阁:指高楼,形象地描绘出楼阁的轻盈与高耸。
  • 碧纱:指青绿色的纱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 巡檐:在屋檐边走动,表示在静谧的环境中思考。
  • 贡茶:上贡的茶,表示茶的珍贵与雅致。
  • 乳液:指泉水清澈如乳液般的透明。
  • 春旗:春天的嫩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水天一色:水面与天空相连,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胤禛(1683年-1735年),清代皇帝雍正帝。他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统治期间致力于政治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皇帝,他的诗词创作相对较少,但其作品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深度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春日的悠闲时光,作者在泉边品茶,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倾慕。

诗歌鉴赏:

《步月至泉畔试茶》是胤禛在春日的泉边所作,展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恬淡心境。全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宁静与优雅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飞阁流云”、“曲栏掩映”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自然景致,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中。接着,他通过“巡檐步月敲奇句”的描写,表现出他在宁静的环境中思考与创作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那份宁静与追求艺术的执着。

在品茶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泉水的清澈和春天的生机,透过“乳液清逾花上露”和“春旗嫩展雨前芽”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最后一句“水天一色明如昼”,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描绘出阳光明媚的日子,水与天的交相辉映,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真、善、美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阁流云护碧纱:优美的楼阁如流动的云彩般保护着绿色的纱帘,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2. 曲栏掩映竹阴斜:曲折的栏杆在斜斜的竹影中掩映,表现出自然的错落有致。
  3. 巡檐步月敲奇句:在月光下徘徊,敲打出奇妙的诗句,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思维与创作过程。
  4. 坐石烹泉品贡茶:坐在石头上,用泉水煮茶,品尝上贡的好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5. 乳液清逾花上露:泉水清澈得比花上的露水还明亮,生动地描绘出泉水的纯净。
  6. 春旗嫩展雨前芽:春天的嫩芽在雨前轻轻展开,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7. 水天一色明如昼:水面与天空交融,明亮如白昼,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8. 照见溪鱼戏浅沙:清澈的水面映照出溪鱼在浅沙上嬉戏的生动场景,表现出春天的欢快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阁流云”比喻楼阁的轻盈,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如“巡檐步月敲奇句”与“坐石烹泉品贡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溪鱼戏浅沙”,赋予鱼儿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恬淡生活的理想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阁:象征着高雅与宁静的居所。
  • 竹阴:代表着幽静的自然环境。
  • 泉水:象征着清澈与纯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嫩芽: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 溪鱼:表现生机勃勃的自然状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贡茶”指的是什么? A. 普通茶
    B. 上贡的珍贵茶
    C. 绿茶
    D. 红茶

  2. 诗句“水天一色明如昼”中的“明如昼”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昏暗
    B. 明亮如白天
    C. 暗淡
    D. 模糊

  3. 诗中表现春天生机的意象是? A. 凉风
    B. 雪花
    C. 嫩芽
    D. 秋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春望》与《步月至泉畔试茶》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春望》更多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忧伤,而《步月》则展现了恬淡的个人生活和艺术追求。通过这种对比,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情感与关注点。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 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送僧归遂州 调笑令·回顾 蓬莱阁 次韵蔡子骏琼花 鬼门关 别贾耘老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和蔡天启赠文潜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妖不胜德 釜底抽薪 片字旁的字 条胁 各得其所 穴宝盖的字 术羹 抱关击柝 一毫不染 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推开头的成语 刀字旁的字 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少吃没穿 兵未血刃 偷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