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31
好女儿 其二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才是惊秋,便惹悲愁。
念当时顾我殷勤思。
愿朱帘密护,碧阑深锁,
红袖长留。
此月未圆先缺,
几回恨此生休。
算歌离泣别都经过,
剩千秋墓碣,一抔黄土,
三尺松楸。
这才是让人惊觉的秋天,便引发了悲愁。
回想当时你对我的殷勤与思念。
我希望朱红的帘子能密密地保护,碧绿的栏杆能深深地锁住,
红袖长留在这里。
这个月亮尚未圆满就已缺失,
几次恨恨地感叹今生就该如此结束。
算了吧,离别的歌,泪水都已经历过,
剩下的只有千秋的墓碑,一撮黄土,
三尺的松树和楸树。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字士杰,号秋云。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作品多为抒情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恋情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与柔美。
《好女儿 其二》展现了深切的情感和对过往的追忆。首联“才是惊秋,便惹悲愁”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秋天本是丰收的季节,却因其凋零的特性而引发忧愁。接下来的“念当时顾我殷勤思”则通过回忆增强了对往昔温情的渴望,显示出对爱情的深切怀念。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朱帘”、“碧阑”,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女子的柔美,也寓意着对爱情的期待和保护。接下来“此月未圆先缺”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缺失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
最后,诗人在总结时“剩千秋墓碣,一抔黄土,三尺松楸”将生与死的对比拉至高潮,表现出无尽的遗憾与孤独。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邃,令人感受到一种凄美的哀愁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
诗词测试:
“才是惊秋”中“惊”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千秋墓碣”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