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夙兴待且旦二绝》

时间: 2025-05-02 19:21:21

诗句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1:21

夙兴待且旦二绝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白话文翻译:

在村子里没有铜制的水漏,金鸡正在报晓。
虽然已经听到了百声鸡鸣,还是要等到第三声才算天亮。

注释:

  • 铜漏:指的是用铜制成的漏水器具,古代用来测量时间。
  • 金鸡:指的是雄鸡,象征着清晨的到来。
  • 管杀更:这里的“管”是指“管理”,即鸡的鸣叫负责报时。
  • 百声犹未晓:形容鸡鸣声虽多,但天色仍未明亮。
  • 等第三声:意指必须等到第三次鸡鸣,代表天亮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清晨时分写的,描绘了他在乡村的宁静早晨,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夙兴待且旦二绝》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鸡鸣的节奏,塑造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早晨图景。诗的开头“村里无铜漏”,直截了当地表明了环境的朴素,铜漏的缺乏反映了乡村的简单与自然;而“金鸡管杀更”则将鸡鸣与报晓的功能结合,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生活的节奏。诗中提到的“百声犹未晓”,描绘了即使鸡鸣声不断,天色依然没有完全明亮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静谧感受,仿佛在提醒人们,生活的节奏是缓慢而自然的。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细致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尽管周围的鸡鸣声此起彼伏,作者却仍愿意耐心等待,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尊重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尤为珍贵,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村里无铜漏”:村子里没有用铜制的漏水器,暗示乡村生活的简单。
  • “金鸡管杀更”:雄鸡在天亮时分鸣叫,负责报时,展现了自然的规律。
  • “百声犹未晓”:虽然已经听到了许多声响,但天色还是未明,表现了一种静谧的等待。
  • “却等第三声”:必须等到第三声鸡鸣,才算真正的天亮,象征耐心与对生活节奏的遵循。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构成对仗,如“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 意象:鸡鸣、铜漏等意象的使用,使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气息与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意象分析:

  • 铜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简朴。
  • 金鸡:代表清晨与新的一天,体现自然的规律。
  • 百声:象征生活的繁忙与喧嚣。
  • 第三声:象征着耐心与等待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鸡”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鸡
    B. 雄鸡
    C. 传说中的神鸟
    D. 画中的鸡

  2. 诗人在等待什么? A. 雨水
    B. 第三声鸡鸣
    C. 朋友
    D. 太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杨万里的诗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摹,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思乡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攠记四月之游 梦行云 已亥杂诗 91 已亥杂诗 168 己亥杂诗 其十一 菩萨蛮 已亥杂诗 16 南歌子 自题近词卷尾 已亥杂诗 173 已亥杂诗 171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蔫绵 因小失大 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参商 春意盎然 女字旁的字 得胜回朝 包含掖的词语有哪些 贼警 人所共知 舌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金风玉露 飠字旁的字 孤军深入 催并 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