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

时间: 2025-05-10 08:32:38

诗句

绝顶规危榭。

跨高寒、鸟飞不过,云生其下。

斤斸无声人按堵,翕曶青红变化。

览城郭、山川如画。

阁老凤楼修造手,笑谈间、突出凌云厦。

台上景,买无价。

唾壶麈尾登临暇。

似当年、滁阳太守,欧阳公也。

倾倒赣江供砚滴,判断雪天月夜。

更唤取、邹枚司马。

铜雀凌歊歌舞散,访残砖、断甓无存者。

馀翰墨,被风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2:38

诗词名称: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绝顶规危榭。跨高寒鸟飞不过,云生其下。
斤斸无声人按堵,翕曶青红变化。
览城郭山川如画。阁老凤楼修造手,笑谈间突出凌云厦。
台上景,买无价。唾壶麈尾登临暇。
似当年滁阳太守,欧阳公也。
倾倒赣江供砚滴,判断雪天月夜。
更唤取邹枚司马。铜雀凌歊歌舞散,访残砖断甓无存者。
馀翰墨,被风雅。


白话文翻译:

在绝顶的高处修建了危楼,鸟儿飞不过这高寒的地方,云彩生在楼下。
锯木的声音无声无息,人在此处安静地停留,青红的颜色变化着。
远望城郭和山川,如同一幅画。阁老们在凤楼的修建上,笑谈间将这座凌云的高楼建成。
台上的风景是无价之宝。闲暇时我在这里登高,似乎想起了当年的滁阳太守欧阳修。
他倾倒赣江的水,以作砚台的滴水,常常判断雪天的夜月。
更呼唤邹枚司马。铜雀台上歌舞飞扬,寻找那些已然消逝的残砖断瓦。
剩下的只有那笔墨,随风而逝,显得风雅无比。


注释:

  1. 绝顶:高峰,山顶。
  2. 危榭:高耸的楼阁,形容建筑危险而美观。
  3. 斤斸:用斧头劈木,形容木工的工作。
  4. 翕曶:青红交替变化,形容色彩的变幻。
  5. 阁老:指负责修建楼阁的人,通常是官员或工匠。
  6. 滁阳太守:指欧阳修,他曾任滁州太守,以政绩和文学成就著称。
  7. 邹枚:指邹浩,字枚,文学家,常与欧阳修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士龙,号简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理学为基础,擅长诗词,尤其是豪放派词风,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

创作背景: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写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此时的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是一首描写高处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词作。开篇通过“绝顶”和“危榭”展示了高耸入云的楼阁,暗示了诗人追求卓越与非凡的精神状态。接着通过对高寒和云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高远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

词中提及的“阁老凤楼”和“凌云厦”,不仅描绘了壮观的建筑,更象征着人们在历史长河中追求理想的艰难历程。诗人以欧阳修为引,借助滁阳太守的形象,表达了对往昔文人雅士的追慕与敬仰。通过“倾倒赣江供砚滴,判断雪天月夜”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词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美的追求,流露出对过往的深思与怀念。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绝顶规危榭:开篇强调了高处建筑的壮观,表明诗人身处高位,心境开阔。
    • 跨高寒鸟飞不过:鸟不能飞过的高寒,象征着人类的追求与困难。
    • 云生其下:云在楼下,营造出高远的空间感。
    • 斤斸无声人按堵:木工在工作,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 青红变化:色彩的变化描绘出场景的生动。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景比作画,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3. 主题思想:

    • 追求理想与美的精神,怀念历史文人雅士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1. 绝顶: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2. 危榭:代表艺术与建筑的巅峰状态。
  3. :象征变化与自然的无常。
  4. 阁老:体现人文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滁阳太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欧阳修
    • C. 李白
  2. “青红变化”主要指什么?

    • A. 天气变化
    • B. 色彩变化
    • C. 情感变化
  3. 词中“绝顶”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低处
    • B. 高远的理想
    • C. 平凡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刘克庄的《贺新郎》更注重风景的描绘与历史的沉淀,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前者偏向于豪放,后者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刘克庄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鸿鹄歌 送王贞 唐享昊天乐 第五 游仙篇 听《华严》诗 赐姚崇 腊日宣诏幸上苑 唐明堂乐章。徵音 唐明堂乐章。角音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情世态 方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覆开头的成语 痴心妄想 田苏 化日光天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冻豆腐 风行革偃 强弩之末 四衢八街 四字头的字 炎雨 鸟字旁的字 分意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