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

时间: 2025-04-28 04:44:36

诗句

四首,大概相类,互有得失。

复杂用元(原作无,兹据丁钞本改)寒删先韵,而语意若有不伦。

仆不揆,□斐合三家奇句,试为一首,必有能辨之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主人终夜留欢。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

双鬟。

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4:36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
作者:白朴 〔元代〕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
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白话文翻译

密云中双凤飞舞,碾碎了缕金般的团花。
品尝香泉的美好,转瞬间看蟹眼汤翻滚。
银瓶注水,花浮在兔子形状的碗中,雪花般的点缀像鹧鸪斑纹。
双鬟的女子,轻轻稳步走来,春日的纤纤手指托着露珠,翠绿的衣袖透着寒意。
我感受到清风轻抚,醉意朦胧如同玉石般的颓山。
明亮的红纱烛光映照,吟唱的鞭声送走了月光映满银鞍。
归来已晚,窗前尚未入睡,陪伴着我的是残妆的女子。

注释

  • 密云双凤:密云中飞舞的双凤,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 碾破缕金团:碾碎了金色的团花,体现出一种细腻与珍贵的感觉。
  • 蟹眼汤:蟹眼指汤中的气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汤的状态。
  • 银瓶:指盛水的银制容器,增添了诗意的奢华感。
  • 双鬟:指女子的发髻,体现了女性的柔美。
  • 清风扶我:清风轻轻扶我,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
  • 醉玉颓山:醉意朦胧,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典故解析

“满庭芳”是词牌名,早在宋代即有流传,词中融合了饮茶、赏月、谈欢的生活情景,显示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诗人,字子华,以词名于世,善于描绘生活场景,情感细腻,兼具文学与艺术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饮茶、赏月的生活风貌,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优雅的聚会场景。诗人在描写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体现出饮茶时的闲适和风雅。开头以“密云双凤”的意象引出,暗示着高贵和美丽的氛围。接着通过“蟹眼汤翻”和“银瓶注”描绘了茶水的美味与精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优雅的时刻。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微步稳”和“春纤擎露”等细节,表现出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诗人以“归来晚,芸窗未寝”收尾,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温暖,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饮茶的画面,更是对人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描绘出聚会的奢华与雅致。
  • 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表现出对茶水的品味与享受。
  • 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用细致的比喻展现茶具的华美。
  • 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描绘出女子的优雅与清新。
  • 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
  • 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表现出对聚会结束后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蟹眼汤”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茶汤的状态。
  • 对仗:如“银瓶注,花浮兔碗”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觉清风扶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饮茶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细腻感受。情感基调温馨而充满雅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凤:象征美好与吉祥。
  • 蟹眼汤:象征生活的细腻与乐趣。
  • 银瓶:象征奢华与精致。
  • 春纤擎露:象征青春与清新。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密云双凤”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吉祥
    B. 忧伤与离别
    C. 自然与和谐

  2. 填空题:诗中描述茶水的细节是“蟹眼汤__”。

  3. 判断题:诗歌的最后一句体现了对聚会的惆怅与温暖。 (对/错)

答案

  1. A
  2. 翻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比较白朴的《满庭芳》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生活的雅致,但白朴更侧重于聚会场景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白朴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言诗三首 其二 五言诗三首 其一 四言诗十一首 其五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八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七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六 答二郭诗 其三 答二郭诗 其二 答二郭诗 其一 代秋胡歌诗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面面俱到 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即开头的成语 高人逸士 平沙 放参 击卒 谈古论今 目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唾地成文 角字旁的字 希颜 翼善冠 包字头的字 堤溃蚁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