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48
晴波碧漾浸春空,
邃馆清寒柳曳风。
隔岸谁家修竹外,
杏花斜袅一枝红。
春天的湖水碧波荡漾,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幽静的馆舍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柳枝随风摇曳。
隔着岸边,哪家人家在修竹之外,
那一枝杏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绽放出一抹红色。
本诗并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可以从“杏花”这一意象引申出与春天相关的文化内涵,杏花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在古代文学中,杏花也常用于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朱淑真(约1125年-约1180年),字惟贞,号兰亭,南宋女诗人,以才情和风采著称。她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常常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下湖即事》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一个晴朗的春日来到湖边,受到周围美景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下湖即事》展现了朱淑真卓越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湖面的美丽画面,晴朗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这种自然的美景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也烘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岸的景象,修竹和杏花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中不仅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远方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思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晴波碧漾”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诗中提到的“隔岸”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杏花斜袅一枝红”主要描绘了什么?
可以将朱淑真的《下湖即事》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朱淑真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细腻与生机,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壮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哲理。在风格上,朱淑真更具女性的细腻情感,而王维则展示了男性的豪放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