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至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8:55:39

诗句

笔墨如山宁疗饥,漫劳红日一丝迟。

浊醪有理贫难醉,坐客无毡寒见欺。

占岁丰凶云物动,漏春消息管灰知。

江南梅使无恙否,肠断陇头花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5:39

原文展示

长至 其二
笔墨如山宁疗饥,
漫劳红日一丝迟。
浊醪有理贫难醉,
坐客无毡寒见欺。
占岁丰凶云物动,
漏春消息管灰知。
江南梅使无恙否,
肠断陇头花一枝。

白话文翻译

笔墨如山,写作的兴致宁可治饿,
白天的阳光迟迟不来,令我忧愁。
浑浊的酒虽有道理,但我却难以陶醉,
坐在这儿的客人没有毡子,寒冷使人遭受欺凌。
占卜丰凶的年份,云气变幻莫测,
春天的消息,只能从灰烬中得知。
江南的梅花是否安好?
看那陇头的花,我的心肠为之断裂。

注释

  • 笔墨:指写作的工具和过程,这里指代诗人创作的心境。
  • 浊醪:浑浊的酒,这里暗指生活的苦涩与贫困。
  • 坐客无毡:比喻客人没有抵御寒冷的物品,象征生活的困苦。
  • 占岁丰凶:指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丰收或灾难。
  • 江南梅:特指江南地区的梅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细腻的情感,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物质贫乏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挣扎。诗的开头以“笔墨如山宁疗饥”引入,表达了在创作与生存之间的矛盾,写作成为了诗人精神的寄托,但也无法填饱肚子。接着“漫劳红日一丝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诗中对浊醪的描写,既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最后几句提到江南梅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尤其是“肠断陇头花一枝”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心情。

整体来看,诗歌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孤独、苦涩却又充满希望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笔墨如山宁疗饥:写作的兴致如山般高峻,虽然无法解决饥饿问题,却是精神的寄托。
  • 漫劳红日一丝迟:白天的阳光迟迟不来,反映出诗人的焦虑与无奈。
  • 浊醪有理贫难醉:尽管酒中有道理,但因贫困而难以陶醉,表明生活的苦涩。
  • 坐客无毡寒见欺:坐着的客人没有温暖的毡子,暗示外界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
  • 占岁丰凶云物动: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丰收与灾难,象征命运的不可捉摸。
  • 漏春消息管灰知:春天的消息只能从灰烬中得知,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 江南梅使无恙否:询问江南梅花的安否,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
  • 肠断陇头花一枝:看到陇头的花,心中感到撕裂般的痛苦,象征对美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墨比作山,突显创作的高度与艰难。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如“红日一丝迟”。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了生活的无奈与艺术创作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墨:象征创作与思想。
  • 浊醪:代表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 江南梅:象征美好与希望。
  • 陇头花:代表自然之美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笔墨如山”意指什么? A. 生活富裕
    B. 写作艰难
    C. 笔墨一文不值

  2. 诗人通过“江南梅使无恙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江南的思念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挂念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石懋的《长至 其二》更为注重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展现了更加洒脱的生活态度与对酒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百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云 有感 白海棠 章序臣得铜雀砚属余作诗 华盖仙山院 和西湖竹枝词 奉同铁崖赋寄玉山 小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嘉猷 高字旁的字 夏虫疑冰 璞金浑玉 氯化钠 包含瞭的词语有哪些 尖脐 禊帖 羊群里头出骆驼 包含勤的成语 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弥天大谎 吐辉 固执己见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