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

时间: 2025-04-25 02:56:32

诗句

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

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

新年後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56:32

原文展示:

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
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
新年後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

白话文翻译:

在山岭上,梅花和蜀柳都在愉快地笑着人们忙碌的身影,年年岁岁,椒盘上摆放的食物各有不同。耳边遇到的人说话不再粗鲁,鬓边的霜发让我像是吴地之人。新年过后喝着屠苏酒,回忆往事的香气萦绕在鼻间。石笋街道上游玩十分愉快,与百姓同处一地,真是逢场作乐。

注释:

  • 岭梅:山岭上的梅花,象征着寒冬中的生命和希望。
  • 蜀柳:指生长在四川地区的柳树,表现出地方特色。
  • 椒盘:一种盛放食物的盘子,传统节日的象征。
  • 鲁语:这里指粗鲁的言语,强调交谈的礼貌。
  • 吴霜:指江南地区的霜,吴地特有的气候。
  • 屠苏酒:一种在新年饮用的酒,象征着驱邪避祟。
  • 窣堵香:一种香料,寓意美好的回忆。
  • 石笋新街:指新的街道,生动的生活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宋代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丙申年元旦,地点为安福寺,借此表达对新年的祝愿和对生活的思索。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是一首描绘新年气氛的诗,诗人以岭梅和蜀柳作为开篇,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机,暗示着新年的希望。诗中的"耳畔逢人无鲁语"展现了节日的和谐与温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满礼貌和善意,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人际关系的美好期盼。

接着,诗人通过饮屠苏酒与回忆往事的香气,表现出对过往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鬓边随我是吴霜"的意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年华的流逝不仅带来了白发,也带来了智慧和成熟。

最后,诗人描绘了石笋新街的欢乐场景,强调了与民同乐的重要性。诗中流露出一种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整首诗在形式上平易近人,情感真挚,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岭梅蜀柳笑人忙:梅花与柳树在岭上盛开,仿佛在对忙碌的人们微笑,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2. 岁岁椒盘各异方:每年新年期间,椒盘中的食物各具特色,寓意着生活的变化与多样性。
  3. 耳畔逢人无鲁语:在新年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礼貌,体现了节日的祥和氛围。
  4. 鬓边随我是吴霜:随着时间的推移,鬓边的白发如同吴地的霜,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5. 新年後饮屠苏酒:新年过后,饮用屠苏酒,象征着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
  6. 故事先然窣堵香:回忆往事的香气像香料一样,弥漫在空气中,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7. 石笋新街好行乐:新街道如石笋般生动美丽,适合游玩,象征着生活的乐趣。
  8. 与民同处且逢场:与百姓同处,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和柳树比作欢笑,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对仗:如“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的意象,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新年展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岭梅:象征生命力与希望。
  • 蜀柳:代表地方特色与温柔。
  • 屠苏酒:象征节日的欢庆与驱邪。
  • 石笋新街:象征繁荣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屠苏酒”主要象征什么? a) 祝愿平安
    b) 驱邪避祟
    c) 增进友谊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新年的期待? a) 梅花、柳树
    b) 白发、香气
    c) 新街、民众

  3. 诗中“耳畔逢人无鲁语”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忙碌
    b) 节日的祥和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驱邪避祟
  2. a) 梅花、柳树
  3. b) 节日的祥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除夜作》:陆游
  • 《元日》:王安石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与王安石《元日》
    • 两首诗都围绕新年展开,但范成大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安石则表现了对新年生活的希望与展望。范成大的诗中情感更为细腻,描绘了更多生活细节,而王安石的诗则充满了豪迈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美与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逢入京使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北庭作 沣头送蒋侯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唾手而得 谓谕 亠字旁的字 流血漂橹 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柴棍 鹊巢鸠踞 缶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包含輈的词语有哪些 藉使 肝肠寸断 待月西厢 尊年尚齿 佻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