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桃花坛下望龟峰》

时间: 2025-05-04 01:13:58

诗句

石坛无土谩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

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3:58

原文展示:

石坛无土谩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
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白话文翻译:

这座石坛上没有泥土,却显得如此险峻,那么小小的柏树又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呢?
我想把蛤蜊的壳劈开,看看里面的秘密,但生病的时候懒得去探访。

注释:

  • 石坛:指用石头堆成的坛子,通常用于祭祀或种植。
  • :无意、随意的意思。
  • 嶔岑:形容山石高峻、险峻。
  • 小柏林:指小型的柏树树林。
  • 拟擘:想要劈开。
  • 蛤蜊:一种海洋贝类,壳可以用来做许多事情。
  • 龟壳:龟的外壳,坚硬且能保护内部。
  • 懒登临:懒得去探访或攀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蛤蜊”与“龟壳”的意象可以引申为探索自然的好奇心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少宗,浙江钱塘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桃花坛下望龟峰》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的诗。诗人在石坛远望龟峰,首先用“石坛无土谩嶔岑”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石坛的险峻之美,接着引出其上生长的小柏树,充满了生命的顽强。诗人对这种生长的好奇,使人意识到即使在石缝中,生命依旧能顽强地生存,这是对生命力的赞美。

而“拟擘蛤蜊龟壳上”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蛤蜊和龟壳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复杂。诗人想要揭示其中的秘密,但因病而“懒登临”,反映出人生的无奈与局限。这方面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视,是对生命力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坛无土谩嶔岑:描绘石坛的环境,突出其险峻。
  • 何自能生小柏林:质疑小柏树的生长条件,表现生命的顽强。
  • 拟擘蛤蜊龟壳上:表达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
  • 病来不杀懒登临:显示生病后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坛比作险峻的地方,突显其自然的力量。
  • 拟人:小柏树的生长仿佛有了生命的意志。
  • 对仗:形象生动,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坛:象征坚硬、稳固,代表了自然的伟大。
  • 小柏林:生命的顽强,象征希望与生机。
  • 蛤蜊、龟壳:代表自然的奥秘与探索的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坛”象征什么? A. 坚硬与稳固
    B. 生命的脆弱
    C. 人的孤独
    答案:A

  2. 诗人想要“拟擘”的是什么? A. 石头
    B. 蛤蜊的壳
    C. 树木
    答案:B

  3. 诗中“懒登临”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怨恨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范成大的诗更注重对生命力的表现,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君之出矣 拟古 拟古五杂组诗 咏早蝉诗 园橘诗 咏寒松诗 咏桂树诗 登城怨诗 酌修仁水赋诗 闺思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人马平安 木梆 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外观 先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务农息民 单耳刀的字 诗酒 骨字旁的字 包含宿的成语 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骅骝开道 卖爵鬻官 匣剑帷灯 道路藉藉 石枕 包含诲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