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甲辰入燕)》

时间: 2025-04-27 12:28:40

诗句

彩旗摇曳樯乌转。

鹢首征帆展。

高城楼观暮云平。

叠鼓凝笳都在、断肠声。

绿窗朱户空回首。

明月还依旧。

乱山无数水茫茫。

谁念塞垣风物、日煞凄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40

原文展示:

彩旗摇曳樯乌转。
鹢首征帆展。
高城楼观暮云平。
叠鼓凝笳都在断肠声。
绿窗朱户空回首。
明月还依旧。
乱山无数水茫茫。
谁念塞垣风物日煞凄惶。

白话文翻译:

彩旗在微风中摇曳,船桅如乌鸦般转动;
船头的鹢首展翅,正迎风而行。
在高高的城楼上,远望晚霞如云平铺;
叠鼓声声和笳声交织,令人断肠惆怅。
绿窗红门空自回首,
明月依旧在天上照耀。
无数山峦与茫茫江水交错,
谁来关心这塞外的凄凉风景?

注释:

  • 樯乌:即“桅杆”,比喻船的桅杆;“乌”在这里形容桅杆的黑色。
  • 鹢首:指船上的一种鸟,常用来形容船头。
  • 叠鼓凝笳:叠鼓是指多层的鼓声,凝笳则是笳声的停顿,形容音乐的悲凉。
  • 绿窗朱户:指房屋的窗户和门,绿窗朱户是古代建筑的特色,表现出一种空寂的美感。
  • 塞垣:指边塞的墙垣,暗示边疆的孤寂和凄凉。

典故解析:

“高城楼观”可以联想到古代边防城楼,常用于守望和观赏;“明月还依旧”则是常见的月亮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伸,宋代词人,生平经历与创作风格较为鲜明,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甲辰之年,可能是与边疆生活或战争有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思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虞美人(甲辰入燕)》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船上观望,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诗的开头以“彩旗摇曳樯乌转”描绘出一幅动感的画面,随即转入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惆怅。尤其是“叠鼓凝笳都在断肠声”一句,音韵的交织使得情感更加深邃,仿佛让人听到了那令人心碎的旋律。

“绿窗朱户空回首”则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虽然明月依旧,但一切似乎都已不同。最后的“谁念塞垣风物日煞凄惶”,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切忧虑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沉痛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船上的情景,给人以动感。
    • 第二联转入对远方的思念,使用“高城楼观”表达了观望的视角。
    • 第三联通过音乐的交响表现内心的痛苦。
    • 第四联则描绘出空间的孤寂与时光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城楼观”和“叠鼓凝笳”,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声音与情感结合,使得音乐更具生命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战争与离别的忧虑。

意象分析:

  • 彩旗:象征着远行与希望。
  • 明月:象征着思乡与时间的流逝。
  • 高城楼:象征着边防与孤寂。
  • 乱山与水:象征着自然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鹢首”指的是: A. 船尾的部分
    B. 船头的部分
    C. 船上的一种鸟
    D. 船的舵

  2. “叠鼓凝笳”中的“凝”字意为: A. 继续
    B. 停止
    C. 增加
    D. 减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将蔡伸的《虞美人》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思乡情感,但蔡伸更侧重于边疆的孤独与忧虑,而李白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和古诗词解析书籍。

相关查询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渔父·渔父醉 皇太后阁六首 入寺 题女唱驿 宿州次韵刘泾 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赠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焰山 爪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避人耳目 何苦 呼天唤地 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敌不可假 丶字旁的字 冶监 小字头的字 渭阳之情 怅怅不乐 逊色 面面俱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