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裘父见赠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8 09:53:21

诗句

平生传业志诗书,常耻朱门衒绮襦。

作意文场旋阁笔,强颜宦路亦分符。

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篮舆入画图。

但恐相思劳小阮,想从烟际望重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3:21

原文展示:

平生传业志诗书,常耻朱门衒绮襦。
作意文场旋阁笔,强颜宦路亦分符。
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篮舆入画图。
但恐相思劳小阮,想从烟际望重湖。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追求的是诗书事业,常常感到耻辱于那些朱门贵族的华丽衣裳。我心中渴望在文坛取得成就,虽然在官场上也难以获得成功。春日的气息在平原上缓缓回归,轻快的车舆似乎进入了一幅画卷中。但我担心思念会让小阮心力交瘁,我想他是在烟雾缭绕中遥望那重湖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传业:传承事业,这里指追求诗书之业。
  • 朱门:指富贵人家,象征奢华与权势。
  • 衒绮襦:炫耀华丽的衣服,指对奢华生活的鄙视。
  • 文场:文学界,诗文的舞台。
  • 宦路:官场,指仕途。
  • 骎骎:形容马儿走得快,意指春意盎然。
  • 戛戛:形容车轮辗过的声音。
  • 篮舆:指一种车舆,通常是用竹编的,象征轻快的出行。
  • 小阮:可能指诗人所思念的人,代表情感的寄托。
  • 重湖:可能暗指某个湖泊,象征思念的对象或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朱门的使用,反映了宋代对权贵生活的批判,表明诗人对奢侈生活的不屑。
  • 春意画图的结合,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作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国家经济繁荣,但社会风气浮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书事业的追求和对官场的失望,同时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曾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中,诗人明确提出了自己对诗书的追求,强调了对奢侈生活的反感。这种反感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否定,更是对精神追求的坚守。诗中“作意文场旋阁笔”的表达,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忱,尽管在官场的厄运让他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意象中,诗人描绘了春天回归的自然景象,通过“骎骎春意”与“戛戛篮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展现了他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然而,结尾的“但恐相思劳小阮”则转向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对思念的惆怅与忧虑。这种感情的变化使得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传业志诗书:表达了诗人一生追求文学事业的志向。
  2. 常耻朱门衒绮襦:诗人对富贵生活的鄙夷,强调精神追求的高尚。
  3. 作意文场旋阁笔:渴望在文学界取得成就,展现其写作的决心。
  4. 强颜宦路亦分符:对官场失意的无奈,暗示仕途艰难。
  5. 骎骎春意回平野:描绘自然界的生机,表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戛戛篮舆入画图:生动的车舆描绘,仿佛进入一幅美丽的画卷。
  7. 但恐相思劳小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情感的复杂性。
  8. 想从烟际望重湖:通过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传业志诗书”与“朱门衒绮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语势。
  • 意象:春意、篮舆、重湖等,营造出自然与情感交织的氛围。
  • 比喻:将生活比作一幅画,隐喻生活的美好与复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表现了对文人理想的坚守与对社会浮华的抨击,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意:象征生机与希望,反映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篮舆:轻快的出行,代表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相思:深情的思念,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重负。
  • 重湖:象征着思念的对象,可能是故乡或亲人,承载着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一生追求的事业是什么?

    • A. 诗书
    • B. 商业
    • C. 政治
    • D. 军事
  2. 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战争
    • D. 自由
  3. 诗中“骎骎春意”描绘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萧瑟
    •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曾协与杜甫:二人均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但曾协的情感更加细腻,杜甫则更为直白。
  • 曾协与李白:李白追求豪放与自由,曾协则更侧重于对人情与思念的描写,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与风格》
  • 《古诗词读本》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和之 九效·宁固 和卢叔才食蛹 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赠施尧年老人 张千里惠诗次韵 瓢饮亭 洪庆善郎中 其三 题卧屏十八花·海棠 疏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奈缘 物在人亡 欠字旁的字 夷刜 磨盾鼻 病字头的字 有声没气 洗手不干 斤斤计较 妙想天开 和而不同 丿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壮志凌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