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4:05
叹息和州事,腥膻未易除。
惊涛饮胡马,壮士葬江鱼。
列戍俱奔命,斯民不奠居。
元戎犹拥钺,资斧定何如。
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州局势的感慨,腥膻之气难以去除,令人心烦。汹涌的波涛吞没了胡人的战马,壮士们的尸体则被葬于江中。守边的士兵们纷纷赴死,百姓却无处安身。即使统帅依然手握利剑,未来的局势又将如何?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及的“胡马”与“壮士”体现了宋代对边疆战争的关注,反映了当时南北对峙的局势与百姓的苦难。
洪适,字宗道,号天隐,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尤其对战争与民生有深刻的思考,风格简练而富有感情。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南北对峙、战乱频繁的时期,和州作为边境地区,自然成为战斗的前线,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洪适的《和州》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和州地区的战乱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以“叹息”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悲伤。接着则以“腥膻未易除”形容战争带来的血腥气息,表现出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
诗中“惊涛饮胡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战马被波涛吞没的惨烈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壮士葬江鱼”则用意象的对比,显示出壮士的牺牲和江流的冷漠,令人心痛。接下来的“列戍俱奔命”,展现了士兵们勇敢赴死的决绝,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易。
结尾的“元戎犹拥钺,资斧定何如”,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深思,尽管统帅仍然手握权力,但战争的资源和局势又将如何呢?整体而言,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对战争与和平、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战争与和平、英雄与百姓的命运,诗人通过对和州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中“腥膻未易除”主要表达了什么?
“惊涛饮胡马”中的“胡马”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局势持什么态度?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