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初望太行山》

时间: 2025-05-07 08:56:49

诗句

曾峦逾碣石,形胜镇神州。

可惜羊肠险,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岂能谋。

未老如凭轼,壶浆为曲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6:49

原文展示:

曾峦逾碣石,形胜镇神州。
可惜羊肠险,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岂能谋。
未老如凭轼,壶浆为曲留。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峦高耸超过了碣石,形势壮丽镇守着神州大地。
可惜的是羊肠小道险峻,现在连鼠穴都感到羞愧。
天的中心本有待开发,人力怎么能够谋划?
虽然我未老却如同依靠着车辕,壶中的酒水却为曲留而停留。

注释:

  • 曾峦:曾高的山峦,指代太行山。
  • 碣石:指的是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是著名的山石。
  • 形胜:形势和胜景,意指山川的壮丽。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崎岖狭窄的山路。
  • 鼠穴:鼠的巢穴,这里形容山路的险恶。
  • 天心:天的中心,隐喻天意或自然的安排。
  • 人力岂能谋:人力怎么能够计划或安排。
  • 未老如凭轼:虽然未老但如同依靠着车辕,形象地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
  • 壶浆:壶中的酒水,指代饮品,表达一种放松的心情。

典故解析:

  • 碣石:碣石为古代著名景点,常被文人所吟咏,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羊肠小道:古代文人常用此词描述艰险的旅途,隐喻人生的坎坷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适,字子云,号老泉,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洪适游历太行山时,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太行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力有限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太行山的雄伟,展现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接着,诗人感慨羊肠小道的险峻,暗示人生路途的艰难与险恶,表现出一种对当下局势的无奈与羞愧。这种情感通过“今包鼠穴羞”的比喻,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反思。

后面两句则转向哲学的思考,强调了人力的局限和天意的不可捉摸,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顺应之态。末句“未老如凭轼,壶浆为曲留”则通过饮酒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世事无常的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此诗不仅展示了太行山的自然风光,还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使其具有了更为深远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峦逾碣石,形胜镇神州。
    描绘太行山的高峻与壮美,表达对其形势的赞美。

  2. 可惜羊肠险,今包鼠穴羞。
    反映山路的险恶,表达对当下环境的无奈。

  3. 天心端有待,人力岂能谋。
    表达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人力无法改变命运。

  4. 未老如凭轼,壶浆为曲留。
    通过饮酒的意象,表达了一种人生的从容与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羊肠险”比喻艰难的道路,深化了诗的情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壮丽与伟岸,体现自然之美。
  • 羊肠:象征艰难与险阻,隐喻人生的困境。
  • 天心:象征命运与自然法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2. “羊肠险”描述的是?
    A. 美丽的风景
    B. 险峻的小道
    C. 清澈的河流

  3. 诗中提到的“天心”主要指?
    A. 人的心情
    B. 自然法则
    C. 一种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山水,但更多地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侧重于自然景观与人情的融合,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精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惠州弟 过邵伯镇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京城第二十 用萧敬夫韵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用前人韵赋招隐 苍然亭 山中再次胡德昭韵 其一 次约山赋杏花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札 黑字旁的字 画地为狱,势不入 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勾魂摄魄 佳句 捧檄色喜 大字旁的字 装孙子 轶闻 迫迮 朱门绣户 欬嗽 邑字旁的字 序结尾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