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07
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因狂得病真闲事,欲咏无才是所悲。
看却东风归去也,争教判得最繁枝。
我提着裙子,捂着鼻子在吟咏诗歌,正值午时,独自一人坐在墙头欣赏花的盛景。
山中的踯躅花如血般红艳,海棠和梨花的颜色也是肉红色的宫锦。
因着狂热得了病,这真是无谓的事情,想要吟咏却无才艺,真令人悲伤。
看着东风已经归去,怎么能分辨出哪一枝是最繁盛的呢?
韩偓(约724年-约787年),字子华,号天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春天花开的热爱,结合自身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见花》一诗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作者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挣扎。开头以“褰裳拥鼻”引入,生动形象,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位女子在墙头边吟咏边欣赏花朵的情景。诗中“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盛况,鲜艳的色彩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却因狂热而感到无奈,产生了“欲咏无才”的悲哀。这种自我反思让整首诗在美景与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争教判得最繁枝”流露出对花的复杂情感,既渴望欣赏又感到难以取舍,似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而无常的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花开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花朵的描写,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踯躅”指的是哪种花?
A. 玫瑰
B. 杜鹃
C. 菊花
诗人因何事感到悲伤?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才华的不足
C. 对朋友的离去
“东风归去”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秋天的到来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