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17:54
梦仙
作者: 韩偓 〔唐代〕
紫霄宫阙五云芝,
九级坛前再拜时。
鹤舞鹿眠春草远,
山高水阔夕阳迟。
每嗟阮肇归何速,
深羡张骞去不疑。
澡练纯阳功力在,
此心唯有玉皇知。
在紫霄宫阙上,五彩云芝飘扬;
在九级坛前,我再次恭敬拜祭。
看鹤在舞,鹿在睡,春草遥远无际;
山高水阔,夕阳渐渐西沉。
每每叹息阮肇归来的多么迅速,
深深羡慕张骞出行的毫无疑虑。
我洗炼纯阳的功力依旧在;
这颗心,唯有玉皇才知晓。
韩偓(约 768-824),唐代诗人,字仲明,号白华,生于池州,后迁居洛阳。韩偓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流露出对道教的倾慕和对自然的热爱。
《梦仙》创作于唐代,正值道教盛行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仙境与修炼,表达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尊崇。
《梦仙》是一首充满道教文化气息的诗作,作者通过精美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表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诗的开篇“紫霄宫阙五云芝”,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空间,五云芝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仙境的美丽,也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九级坛前再拜时”,则体现了对神明的虔诚,诗人通过拜祭的动作,将人和神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中的“鹤舞鹿眠”与“春草远”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而“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渴望,诗人对阮肇的归隐生活感到无奈,却对张骞的冒险和探索心生羡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最后两句“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则凝聚了全诗的核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坚定信念与内心的孤独。诗人在追求道教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而这种深邃的心境只有玉皇才能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现了道教修行的理想、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情感。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阮肇”以什么著称?
A. 隐士
B. 战士
C. 商人
D. 学者
填空题:诗中“鹤舞鹿眠春草远”描绘的意境是__和__的结合。
判断题:诗人对道教文化持否定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