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1:49
庐山寻灵纪不遇
作者: 贯休 〔唐代〕
久别稀相见,深山道益孤。
叶全离大朴,君尚在新吴。
钟嗄声飘驿,山顽气喷湖。
留诗如和得,一望寄前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庐山寻访灵隐寺时未能如愿见到朋友的失落心情。
“久别稀相见”意指友情久别,不易重逢;“深山道益孤”则描绘了身处深山的孤独感。
“叶全离大朴”形容树叶已然脱落,暗示离别的伤感;“君尚在新吴”则提到朋友仍在远方的新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钟嗄声飘驿”形容庐山钟声在空中回荡,给人以孤寂感;“山顽气喷湖”则描绘了大自然的气势与活力。
最后一句“留诗如和得,一望寄前途”表达了作者留下诗篇以寄托对未来的向往与期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新吴,古代地名,常用于指代江南地区,代表着繁华与热闹,与作者所处的孤寂形成对比。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在庐山游历时的心境,因久别未见友人而感到孤独,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庐山寻灵纪不遇》是一首表达失落与思念的诗。贯休在庐山游历时,因未能见到久别的朋友,内心充满孤独与惆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诗的开头“久别稀相见,深山道益孤”,直接切入主题,营造了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叶全离大朴”和“君尚在新吴”,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钟声的描写则进一步加强了孤寂的氛围,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最后两句“留诗如和得,一望寄前途”,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尽管友人未能相见,但通过诗歌的形式,作者将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这种写法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引发读者的共鸣,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加深了诗的情感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北方
C. 西南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钟嗄声飘驿”中“嗄”的意思是?
A. 清晰
B. 微弱
C. 洪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贯休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运用幽静的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贯休更加注重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供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