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0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7:10
《贺雪寄本府尚书》
作者:曹邺 〔唐代〕
雨雪不顺时,阴阳失明晦。
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对。
我公诚诉天,天地忽已泰。
长飙卷白云,散落群峰外。
拂砌花影明,交宫鹤翎碎。
宿鸟晨不飞,犹疑月光在。
碧树香尽发,蠹虫声渐退。
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
在这不合时宜的雨雪天气中,阴阳变得模糊不清。麦子刚刚扎根于泥土,农民面对着田地不由得泪流满面。我公真诚地向天祈求,天地突然变得安宁。狂风卷起白云,散落在群山之外。花影在石阶上轻拂,宫中鹤翎轻轻飘落。栖息的鸟儿清晨不再飞翔,仿佛月光尚在。碧绿的树木香气渐渐消散,虫鸣声也渐渐退去。有位客人怀念着兔子园,吟诗漫步在城内。
作者介绍:曹邺,唐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为题,语言清新脱俗,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雨雪交加的时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幻的深刻体会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贺雪寄本府尚书》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不合时宜的雨雪天气,表现了农民的苦恼与无奈。开篇即以“雨雪不顺时”引入,直击主题,接着讲述农田的困境与农夫的泪水,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无力感。
随着诗意的展开,作者通过“我公诚诉天”这一句,转向希望与祈求,表现出一种对天地的信任与依赖。接下来的描写又将视野拉开,描绘了风起云涌的壮丽场景,带出一种“天地忽已泰”的转变,暗示自然界的恢复与生机。
最后几句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尤其是“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通过这种人文情境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的魅力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为主线,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反思。诗中不仅有对艰难时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自然环境变化
B. 人际关系
C. 历史事件
D. 个人情感
诗中“我公诚诉天”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绝望
C. 祈求与信任
D. 快乐
“宿鸟晨不飞”中的“宿鸟”指的是:
A. 迁徙鸟
B. 在树上栖息的鸟
C. 鱼
D. 其他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