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5:15
思佳客
作者: 汪东 〔清代〕
花下频来不自嫌。
西风埽尽叶纤纤。
临春无复高楼在,
暮雨偏从别馆淹。
魂梦断,泪痕添。
化为明月傍雕檐。
清光又被寻常隔,
亚字阑干丁字帘。
在花下我频频前来,却并不觉得厌倦。
西风吹走了纤细的叶子。
临春的时节,高楼已不复存在,
黄昏时分的细雨,偏偏淹没了别馆。
魂梦已断,泪痕更添。
我的思念化作明月,悄然依偎在雕刻的檐下。
清冷的光辉又被寻常的事物所阻隔,
只剩下那亚字形的阑干和丁字形的帘子。
诗中涉及的“明月”常用来象征思念和孤独。古代诗人常借助月亮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表达情感的孤独与渴望。此外,“西风”与“高楼”也常见于古诗词中,用以映衬时光流逝与往日繁华的对比。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清交替的时代,受当时社会变革影响,常以抒情诗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思佳客》是一首蕴含深情的古诗,汪东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中“花下频来不自嫌”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仿佛在追寻那逝去的青春。而“西风埽尽叶纤纤”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伴随着秋风,曾经繁盛的景象已然不再,令人心生惆怅。
“临春无复高楼在”一句,透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高楼的消失,不仅是物质上的,也象征着精神上的空虚。接下来的“暮雨偏从别馆淹”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雨水淹没了别馆,仿佛连同诗人的思念与回忆也被冲刷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魂梦断,泪痕添”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情感愈发浓烈。而“化为明月傍雕檐”则是将思念具象化,明月作为思念的寄托,静静地守护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的“清光又被寻常隔”,让人感受到一份无奈与隔绝,清冷的月光被日常生活所遮挡,仿佛那段美好的回忆已经难以再触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叹息,情感深邃而细腻,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离别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情感细腻而真挚,令人动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汪东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魂梦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希望
D. 愤怒
“西风埽尽叶纤纤”中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思佳客》的全面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