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5:47
处处虚堂望眼宽,
荷花荷叶过栏干。
游人去后无歌鼓,
白水青山生晚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湖上景象:在宽敞的空堂上,视野开阔,荷花与荷叶垂过栏杆;游人离去后,周围再无歌声和鼓声,唯有白色的水面与青山在夕阳下显得愈加寒冷。
此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其意境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山水之美、游人之乐、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相契合。在中国文学中,荷花不仅是美的象征,也常常与清雅、高洁的品德相联系。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词人,文学家。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与李清照、陆游等人并称。姜夔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于湖边的日子,反映了他对湖上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对人世喧嚣的淡泊。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静谧来寻求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超然。开篇“处处虚堂望眼宽”营造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使人感受到自然的辽阔与心灵的自由。随后的“荷花荷叶过栏干”则生动描绘了眼前的美丽景象,荷花和荷叶不仅是自然的装点,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而“游人去后无歌鼓”一句,则在画面中引入了一丝寂寥,展示出游人离去后,只有湖水与青山的陪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幽的氛围。这种情感与后面的“白水青山生晚寒”形成呼应,白水与青山在夕阳下显得愈加冷清,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通过这首诗,姜夔不仅描绘了湖上风景,更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浮华的超然。通过描写湖边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游人去后无歌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寂静
C. 喧闹
“白水青山生晚寒”中的“晚寒”意指?
A. 晚上的寒冷
B. 晚霞的颜色
C. 寂寞的感受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A. 荷花
B. 青山
C. 以上都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