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01
八座太夫人,疏封大国秦。
酂侯仍有子,陶母不忧贫。
四纪恩光渥,三朝锡赉频。
哀荣极终始,当代更谁伦。
这首诗是写给太夫人的挽诗。诗中提到太夫人曾经是大秦国的显赫人物,虽然她的封号已经很疏远,但仍然有酂侯的后嗣继承。陶母则不再为贫穷而烦恼,因为她曾获得的恩惠和光辉已经延续了四个纪元,而在三朝之中,太夫人也得到了多次的赏赐。哀悼太夫人的荣光至此终结,今后这个时代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蔡戡,字仲仪,号一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太夫人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她的哀悼和缅怀之情。太夫人曾在秦国显赫一时,诗人通过对她生平的回忆,展示了她的影响力和地位,以及在世人心中的荣耀。
这首挽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与影响力。开头两句通过对太夫人身世的简单交代,揭示了她在大国秦中的地位,虽然封号不再显赫,但她的后代仍然延续着她的荣光。接着,诗中提到陶母的生活状况,反映出对物质的淡泊与追求精神的富裕,这与太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恩光渥”与“锡赉频”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太夫人所受的恩惠与国家的厚待,展现出她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当代更谁伦”则是对太夫人一生的总结,表达了对她的无尽怀念与惋惜,暗示在未来的时代中,再也难以找到与她相匹敌的人物。
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的追忆,也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太夫人的深切怀念,强调了她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代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短暂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中提到“太夫人”是哪个国家的显赫人物?
诗中提到的陶母与太夫人有何不同?
“哀荣极终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