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十之三)》

时间: 2025-05-04 06:08:37

诗句

太一画前是道,全凭龙虎成丹。

九还七返保长年。

好个逍遥闲汉。

日诣金门玉殿,青衣引赞无言。

回风混合万神安。

功向虚无中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37

原文展示: 西江月(十之三) 太一画前是道,全凭龙虎成丹。九还七返保长年。好个逍遥闲汉。日诣金门玉殿,青衣引赞无言。回风混合万神安。功向虚无中炼。

白话文翻译: 在太一的画前领悟道,全靠龙虎之力炼成丹。经过九次还丹、七次返丹,保持长寿。真是个逍遥自在的闲人。每天前往金门玉殿,青衣引导,默默赞颂。回风混合,使万神安宁。功力在虚无中修炼。

注释:

  •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最高神,也指道家的最高境界。
  • 龙虎:道家炼丹术语,指阴阳二气。
  • 九还七返:道家炼丹术语,指炼丹的过程。
  • 金门玉殿:指道家的修炼场所。
  • 青衣:指道士的服饰。
  • 回风:道家术语,指调和阴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元鼎,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家思想和修炼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道家修炼方法和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修炼道家功法时所作,表达了对道家修炼方法的认同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道家的术语和意象,描绘了一个修炼者的内心世界和对道的追求。诗中“太一画前是道”直接点明了道的存在和重要性,而“全凭龙虎成丹”则具体化了修炼的方法。后文通过“九还七返”等术语,进一步阐述了修炼的复杂过程和目的。最后,“功向虚无中炼”表达了修炼者对超脱世俗、达到虚无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道家修炼的深奥和神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一画前是道”:直接点明道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全凭龙虎成丹”:具体化修炼的方法,依靠阴阳二气炼丹。
  3. “九还七返保长年”:描述炼丹的复杂过程,旨在保持长寿。
  4. “好个逍遥闲汉”:表达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5. “日诣金门玉殿”:描述每日修炼的场所。
  6. “青衣引赞无言”:通过青衣道士的形象,表达修炼的静默和专注。
  7. “回风混合万神安”:调和阴阳,使万神安宁。
  8. “功向虚无中炼”:修炼者追求超脱世俗,达到虚无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龙虎”比喻阴阳二气。
  • 拟人:“回风混合万神安”中的“万神安”拟人化。
  • 对仗:“九还七返”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道家修炼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道的追求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具体的修炼术语和意象,展现了修炼的复杂过程和最终追求的虚无境界。

意象分析:

  • 太一:象征道家最高境界。
  • 龙虎:象征阴阳二气,修炼的关键。
  • 金门玉殿:象征修炼的场所。
  • 青衣:象征道士的身份。
  • 回风:象征调和阴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还七返”指的是什么? A. 炼丹的过程 B. 炼丹的次数 C. 炼丹的方法 答案:A

  2. 诗中“太一画前是道”中的“太一”指的是什么? A. 道家最高神 B. 道家修炼方法 C. 道家修炼场所 答案:A

  3. 诗中“全凭龙虎成丹”中的“龙虎”象征什么? A. 阴阳二气 B. 道家修炼方法 C. 道家修炼场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其他涉及道家修炼的诗词,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分析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道家修炼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酬黄灏秀才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尧庙 驯鸥咏 行歌 新定感兴五首 谢柳太博惠鹤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匣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碎玉零玑 千里姻缘使线牵 食字旁的字 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攘权夺利 屮字旁的字 但求无过 负德孤恩 古小说钩沈 所向 包含弥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披毛求疵 文阵 香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