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09
禁苑
作者: 晏殊
风回玉宇箫声远,
日下琼林佩影间。
待得年光遍天下,
始教春色到人间。
风儿轻轻回旋,清脆的箫声在遥远的地方回荡;
阳光洒落在琼林之间,佩饰的影子在闪烁。
等到年光普照整个天下时,
才让春天的色彩来到人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玉宇”、“琼林”等词汇都带有仙境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与描绘。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以词闻名,风格婉约细腻,常常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晏殊的词作在当时影响深远,其作品被后世广泛传诵。
创作背景:
《禁苑》创作于晏殊仕途的某个阶段,可能是他在闲暇时面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抒发。宋代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追求艺术与文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禁苑》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整体氛围宁静而优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首句“风回玉宇箫声远”以风和音乐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听到遥远的箫声在空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接着“日下琼林佩影间”则用琼林和佩影的意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展现了阳光洒落在美丽林木间的景象。
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思考,“待得年光遍天下,始教春色到人间”表达了在漫长的时光中,春天的到来是值得期待的。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琼林”指的是什么?
诗中所说的“年光”指代什么?
本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晏殊的《禁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与情感方面的不同风格。晏殊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期待,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禁苑》这首诗及其深层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