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芜湖晚步》

时间: 2025-05-02 12:13:44

诗句

迥陂积水长蒲蒋,散步郊原借夕凉。

尘袖风巾嗟久旅,稻畦柘迳似吾乡。

蛙声月色当空旷,爨火人家在莽苍。

望合碧云人未至,滞留愧客问行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44

原文展示:

李流谦的《芜湖晚步》

迥陂积水长蒲蒋,
散步郊原借夕凉。
尘袖风巾嗟久旅,
稻畦柘迳似吾乡。
蛙声月色当空旷,
爨火人家在莽苍。
望合碧云人未至,
滞留愧客问行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芜湖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提到,远处的水边长满了蒲草,闲逛在乡间原野,享受着傍晚的凉爽。旅途的尘土沾染在衣袖和头巾上,感叹旅途的漫长,眼前的稻田小路和乡间的景象让他想起故乡。蛙声和明月映照下的空旷之地,炊烟袅袅的人家隐匿在苍翠的树林中。远望碧蓝的天空,却不见同行的友人,心中有些愧疚,感叹自己滞留的孤独和对行踪的困惑。

注释:

  • 迥陂:远离的水边,指的是水边的地方。
  • 蒲蒋:蒲草和蒋草,常生长于水边。
  • 尘袖:旅途中沾染上的尘土,指旅人的衣袖。
  • 风巾:头上围的巾子,常用于遮阳或防风。
  • 稻畦:稻田的田埂。
  • 柘迳:柘树旁的小路。
  • 蛙声:青蛙的叫声。
  • 爨火:炊烟,指的是做饭的火。
  • 莽苍:苍翠的树林。
  • 望合碧云:望着蓝天白云的样子。
  • 行藏:行踪和去向,表示对他人状况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乡土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与当时的士人文化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芜湖时,正值傍晚,诗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旅途的孤独感。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常见,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仕途而流离失所,心中难免生出惆怅。

诗歌鉴赏:

《芜湖晚步》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李流谦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的乡村景象,展现出一种温暖而又 melancholic 的情绪。开篇“迥陂积水长蒲蒋”中的“迥陂”一词,既描绘出水边的宁静,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散步郊原借夕凉”,则让人感受到初秋傍晚的清凉,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尘袖风巾嗟久旅”表达了对漫长旅途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身体疲惫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疲惫的反映。在眼前的稻田和柘树小路中,诗人找到了与故乡的共鸣,这种乡愁情绪在“似吾乡”的句子中达到了高潮。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蛙声、月色、炊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然而,最后一句“滞留愧客问行藏”则回到了孤独的主题,诗人一方面想要与友人相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独自旅行的现实。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迥陂积水长蒲蒋”:远处的水边长满了蒲草和蒋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暗示着诗人的孤独。
  • “散步郊原借夕凉”:闲逛在乡间,享受傍晚的清凉,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 “尘袖风巾嗟久旅”:旅途的疲惫,身上的尘土和风中的头巾,体现出漫长旅途的辛劳。
  • “稻畦柘迳似吾乡”:稻田和柘树的小路让人感到熟悉,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 “蛙声月色当空旷”:蛙声和明月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爨火人家在莽苍”:炊烟袅袅的人家隐匿在树林中,展现出人们的生活气息。
  • “望合碧云人未至”:远望天空,心中期待着友人却未能相聚。
  • “滞留愧客问行藏”:感到孤独,心里有些愧疚,反思自己行踪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情感。
  • 对仗:如“蛙声月色”“爨火人家”,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诗人传达了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草: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代表一种质朴的生活。
  • 夕凉:象征着宁静与舒适,带来放松的感觉。
  • 蛙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田园的氛围。
  • 爨火:象征着温暖和家庭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 碧云:象征着希望与期待,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袖风巾”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旅途的疲惫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自然的热爱
  2. 诗人的“望合碧云人未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与友人相聚
    • B. 感到孤独
    • C. 对未来的迷茫
  3. “蛙声月色当空旷”中的“蛙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命的活力
    • B. 旅途的艰辛
    •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李流谦的《芜湖晚步》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流谦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流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楼令/唐多令 月上人退居 甲戌八月武康安吉水祸甚惨人畜田庐漂没殆尽赋苦雨行以纪一时之实 感秋杂兴十解 其五 春晚简溪友 孙岳从军后归吴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七 春意 赠李若虚 醉落魄/一斛珠 醉落魄 其九 拟二隐 秋霁·重到西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飞 形影相亲 大字旁的字 无适无莫 密谏 儿怜瘦扰 三点水的字 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名大姓 克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承辅 风旋电掣 早韭晚菘 包含懋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黻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