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11
曲曲屏山翠幕垂。
啼禽不拣浅深枝。
逗人斜转竹林西。
绿玉竿柔愁露浥,
翠烟叶密耐风欺。
溪光一半染玻瓈。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景色,曲折的屏山如翠绿的帷幕低垂。鸟儿在树枝上鸣叫,似乎不挑剔枝条的深浅。人们在竹林西侧徘徊,轻轻游走。绿玉般的竹竿柔和而细腻,露水轻轻浸润着它们,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翠绿的烟雾笼罩着茂密的树叶,能够抵挡风的侵袭。溪水的光泽一半映照在如玻璃般的清澈水面上。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静斋,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是“明清之际”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尤其以其诗词和散文著称。王夫之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浣溪沙 山行》创作于王夫之的山行途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浣溪沙 山行》展现了王夫之对自然山水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构成,仿佛读者能够置身于那片幽静的竹林中,感受到鸟儿的啼鸣和露水的清新。诗中运用“曲曲屏山翠幕垂”描绘出山的柔美,给人一种如画的视觉享受;而“啼禽不拣浅深枝”则表现了自然界的自由和随意,鸟儿的无拘无束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洒脱。
诗的后半部分,“绿玉竿柔愁露浥,翠烟叶密耐风欺”,则通过对竹竿和树叶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柔和而又忧愁的情感。诗人用“愁”字暗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溪光一半染玻瓈”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明亮的希望,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在忧愁中,也能找到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是王夫之诗歌中的一份珍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王夫之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曲曲屏山”主要体现了什么特征?
“啼禽不拣浅深枝”表达了鸟儿的什么特点?
诗中“溪光一半染玻瓈”表现了溪水的什么特征?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加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王夫之的《浣溪沙 山行》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