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49
原文展示:
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
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
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白话文翻译:
在平坦的土地上与沧海相连,孤独的城市旁边流淌着渭河。
过路的人们都讲汉语,船上的人们唱着一半是吴地的歌。
野草在秋天的短暂中惊慌地生长,鲂鱼在水面上跃出水面。
只怜乡国太遥远,处处都能听到胡笳的声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冕的游历之中,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渭河和周边景象,反映了王冕在游历中的所见所感。
诗歌鉴赏:
《渭河道中四首 其一》是王冕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观察与感悟。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地理和人文背景的描绘,展现了渭河地区的独特风貌,平地与沧海的对比,孤城与渭河的结合,给人以开阔而孤独的感觉。这种孤独感在“只怜乡国远”中得到了升华,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第三、四句则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融。鲂鱼跃出水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处处有胡笳”则是对异域文化的感慨,胡笳的声音仿佛在提醒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乡国的情感依然萦绕心头。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象丰富,情感上则在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共鸣。诗人在描绘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融汇了人文与自然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A. 黄河
B. 渭河
C. 长江
D. 淮河
诗中“行人俱汉语”表达了什么?
A. 语言的多样性
B. 文化的统一性
C. 语言的复杂性
D. 语言的消亡
诗中“只怜乡国远”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怀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