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0:35
诗名: 念奴娇
作者: 王孝严〔宋代〕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
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
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
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
怅望云飞,凝伫久,空使怀英心折。
遥折一枝,饱斟花露,再拜瞻南极。
愿言来岁,凤池同看春色。
昨夜烟灰飞舞,楼前的春草已经冒出,侵袭了春天的雪。
碧玉堂前是为寿宴准备的地方,大家齐心祝愿长寿千年。
夜晚寒冷,笙箫声声,深院里的灯火,映照着梅花的妆颜。
容颜依旧,向来是姑射山的标志。
独自怨恨那绾住日边的绳索,东风回首,依然隔着溪山。
怅然望着云飞,凝视良久,空使我的怀英之心折损。
远远折下一枝,满饮花露,再次拜向南极星。
愿明年春天,能与凤池共赏春色。
作者介绍:
王孝严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词作中的细腻情感和优美意象著称。他的词风多表现生活的细腻和内心的情感,常常运用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一首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的词作,写作于春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念奴娇》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王孝严对春天的深情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一句“昨宵灰动”,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仿佛带着烟灰的舞动充盈在整个环境中,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接下来的“春草”和“春雪”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春天的生命力与冬天的残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
词中“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展现出一种欢庆的场景,描绘了人们在宴席上共祝长寿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将夜晚的静谧与温暖的灯火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词中“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通过对容颜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与珍惜,而“独恨绾系日边”的表达则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通过“愿言来岁,凤池同看春色”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充满了感性与哲理的结合,展现了王孝严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念奴娇》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孝严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昨宵灰动”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诗中提到的“姑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座山
C. 一位仙女
D. 一种乐器
诗中的“凤池同看春色”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朋友的祝福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