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挽徐元杰)》

时间: 2025-05-04 19:18:33

诗句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拨,死到先生事可知。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

人心公论难欺。

愿君父、明明悟此机。

昔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

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8:33

原文展示

沁园春(挽徐元杰)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拨,死到先生事可知。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
人心公论难欺。愿君父明明悟此机。
昔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
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徐元杰的哀悼,诗人感慨万千,认为他是一位受冤屈的哲人,已然衰败。对纲常的疏漏感到惋惜,认为这是时代的悲哀。对于那些年长的典刑者,诗人尽力支持,却也无能为力。诗中提到的南床和右拨,都是对死者的追忆。伤心之处,诗人见到寒梅凋零,忍不住流下血泪。人心和公论是难以欺骗的,希望君主能够明察这其中的道理。回想范阳之事,悲剧成就了新室,提到当年人们的悔恨。最后,诗人感叹皇天保佑宋朝,这一切都无可改变。

注释

  • 三学上书:指三位学者向朝廷上书,表明对现状的不满。
  • 哲人已萎:形容有才德的人已然衰退。
  • 纲常:指社会的基本法则和伦理。
  • 南床:指往生的地方,可能是指对亡者的怀念。
  • 范阳: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指代范阳之变。
  • 皇天祚宋:上天庇佑宋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国学生,生于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对才德之士的惋惜,风格上多有悲愤与同情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当时政治的腐败及对贤士的冤屈深表不满,借挽徐元杰之事,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控诉。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挽徐元杰)》以挽歌的形式表现了对亡者徐元杰的哀悼,同时也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诗中情感激昂,悲愤交加,体现了诗人对贤士遭受冤屈的痛心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诗人通过“哲人已萎”一语,直白地表达出对贤才遭受不公待遇的哀叹,显示出诗人对才德之士的尊重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怀。

诗中提到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通过对寒梅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与对时局的无奈,梅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消逝。诗尾的“愿君父明明悟此机”,则是一种呼吁,希望当权者能够明辨是非,认识到贤士的重要性及社会公正的必要。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哀悼之情愈加深刻,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三位学者上书,表明了现状的冤屈。
  • 哲人已萎:有才德的人已然衰退,暗示社会对人才的忽视。
  •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对社会伦理的疏忽感到深深的叹息。
  • 典刑诸老,尽力扶持:对年长者的支持无奈而无力。
  • 方哭南床,继伤右拨:对死去的友人表示追思与伤痛。
  •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在伤心的地方,见到梅花冷落,暗示希望的凋零。
  • 血泪淋漓:极度悲痛的情感表达。
  • 人心公论难欺:人们的良知和正义是无法欺骗的。
  • 愿君父明明悟此机:希望当权者能够领悟这个道理。
  • 昔范阳,祸成新室:提到历史上的悲剧,反映人们的悔恨。
  • 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感叹上天庇佑宋朝,但现实却无可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笑寒梅冷落”将梅花比作社会的希望,表现其凋零。
  • 对仗:“血泪淋漓”对比了情感的深重。
  • 拟人:对梅花的描写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具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贤士的哀悼与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诗人通过对徐元杰的追忆,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与愤懑,呼唤对人才的重视与公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梅:象征坚韧与希望,然而在诗中却是冷落,象征社会的冷漠。
  • 血泪:象征悲痛,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亡者的缅怀。
  • 南床:与死亡相关,体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哲人已萎”是指什么?

    • A. 有才德的人衰退
    • B. 学者失去信心
    • C. 政治环境改善
    • D. 社会风气良好
  2. “笑寒梅冷落”中的“寒梅”象征什么?

    •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 B. 社会的希望
    • C. 诗人的情感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秋水共长天一色)》: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感慨。
  • 《长恨歌》: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深情追忆。

诗词对比

  • 《沁园春(挽徐元杰)》 vs 《长恨歌》: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悼念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但《沁园春》更多的是对时局的控诉,而《长恨歌》则偏重于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精读》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画鹅雁二首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乙未移舟出口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 次韵杨明叔四首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转调丑奴儿 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其一 演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棋布错峙 还忆 养温院 登结尾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善善恶恶 虎字头的字 竹字头的字 计结尾的成语 横祸飞灾 一着权在手,看取令行时 逆晓 屮字旁的字 龙拏虎掷 衅稔恶盈 支字旁的字 导航卫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