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44
沁园春 送赵彦伯御史
作者: 张之翰 〔元代〕
君按西秦,我走东秦,一尊共开。
恨匆匆行色,无多款曲,区区别语,未易安排。
百二关河,三千道路,前岁如今曾往回。
但休问,过潼关北去,都是诗材。
公余应见青崖,怕念我兹游无好怀。
也知巧宦,常居要地,其如公论,不用非才。
北渚光中,华峰影里,放得婆娑亦快哉。
三年里,尽平分烟景,抖擞尘埃。
我在西秦任职,而你在东秦任职,我们一同举杯畅饮。
可惜行程匆忙,没时间细细交谈,难以安排好分别的话语。
百二关河,三千条道路,去年至今曾往返无数次。
但不要问,过了潼关北去的路,都是写诗的好素材。
你在公余时一定能见到青崖,但我担心回忆起我此行的心情不佳。
我也知道,巧妙的官员常常在重要的地方任职,而你的公论,未必需要非凡的人才。
在北渚的阳光下,华丽的山峰的影子中,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快意啊。
这三年来,我们共享这烟景,尽情挥洒那些尘埃。
作者介绍
张之翰,元代诗人,以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赵彦伯御史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沁园春 送赵彦伯御史》是一首抒发友情与思乡之情的诗作。开篇以“君按西秦,我走东秦”引入,展现了两位友人因公事而分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急促、匆忙的氛围。诗中通过“百二关河,三千道路”的描绘,突出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风景,流露出对过往的回忆与珍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隐含了对官场的无奈与反思。尤其是“也知巧宦,常居要地,其如公论,不用非才”,此句直接点出官场的现实,暗示着即使有才能的人,也难以在权力中心立足。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在表现友情的同时,增添了几分社会批判的深度。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北渚的光影与华峰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构筑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回忆往昔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潼关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旅途的艰辛
C. 自然美景
答案:B
诗人对官场的看法是?
A. 积极向上
B. 无奈和反思
C. 充满希望
答案:B
诗中“百二关河,三千道路”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游历
B. 诗人的思乡情
C. 诗人的对话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