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16
次韵答吴仲山
作者: 吴锡畴 〔宋代〕
声利驱人万毂忙,可如林下玩幽芳。
一池草色春不尽,半树梅花月花香。
古锦忽分诗眼巧,短笺难寄话头长。
相望正恨相逢晚,莫惜来过剪韭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繁忙尘世的感叹,虽然声利驱动人们忙碌不已,但在林下仍能享受那幽静的花香。一池春草的绿色似乎永无尽头,而半树梅花在月光下散发着芬芳。古老的锦缎似乎在诗中巧妙分开,短短的信笺难以传达长长的心意。彼此相望时,恨不能早些相逢,来时的韭黄更显珍惜。
作者介绍:吴锡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文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与友人吴仲山的交流中创作而成,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繁忙的世俗与幽静的自然,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挣扎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即以“声利驱人万毂忙”点明主题,揭示了现代人为了名利而奔波的状态。而与此相对的“林下玩幽芳”,则是作者希望在忙碌之余,能够寻得一片宁静之地,享受自然的美好。
在意象方面,“一池草色春不尽,半树梅花月花香”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草色与梅花的香气相互交融,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生机与希望,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诉说着与友人相逢的时间太晚,感叹生活的匆忙让人无法尽情相聚。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声利驱人万毂忙”意为:
A. 生活悠闲
B. 为名利而忙碌
C. 向往自然
诗中提到的“幽芳”指的是:
A. 嘈杂的城市
B. 幽静的花香
C. 诗的艺术
“剪韭黄”象征着:
A. 生活的匆忙
B. 珍惜时光
C. 友谊的长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