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9:57
楚东岁暮
作者: 吴锡畴 〔宋代〕
楼高霜冷漏声迟,
独立阑干忆别离。
明月一奁磨后镜,
疏星几点劫残棋。
岁寒时节难为客,
老日头颅尽付诗。
颇觉凄凉无晤语,
临风说与冻梅知。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的冬季夜晚,作者独自站在高楼上,感受到寒霜的侵袭,漏水的声音显得更加迟缓,思绪万千,回忆起离别的情景。明亮的月光在窗前映照,像是磨光后的镜子,星星稀疏,像是残局的棋子。岁暮寒冷,身为客人更加艰难,太阳的余晖已尽,唯有诗歌可以寄托感情。诗人感到凄凉,没有人可以倾诉,唯有风中与冻梅相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锡畴,字子华,号紫山,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暮之际,正值寒冬,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楚东岁暮》是一首充满寒意和孤独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高楼霜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楼高霜冷的环境不仅是外部的寒冷,更是内心的孤独。诗中“独立阑干忆别离”一句,带出诗人对过往时光和离别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在冬日的寒风中愈加明显。
接着,诗人通过“明月一奁磨后镜”描绘了月光的美丽与明亮,这种意象不仅代表着希望与光明,也显现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而“疏星几点劫残棋”则通过象征手法,隐喻了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落,棋局的残缺暗示了人生的局限与不如意。
再者,岁寒时节的客居生活,使得诗人感到更加孤独,“老日头颅尽付诗”一句,展现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中。最后,“临风说与冻梅知”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虽然寒风刺骨,却有梅花的坚韧相伴,诗人在孤独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通过描绘寒冷的冬日,传达了孤独、思念与寄托情感的复杂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漏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水滴声
D. 鸟鸣声
“老日头颅尽付诗”中“老日”指的是?
A. 落日
B. 旧日
C. 老人
D. 晚霞
“临风说与冻梅知”中的“冻梅”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温暖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吴锡畴的《楚东岁暮》更加强调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而王安石则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