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时间: 2025-07-26 20:46:48

诗句

尖风细细欲穿帘,残雪微销冻结檐。

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

幸得从公特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6:48

原文展示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梅尧臣

尖风细细欲穿帘,
残雪微销冻结檐。
盏里醇醪无限满,
镜中白发不知添。
妍童喜舞开罗幕,
小吏愁凘入砚蟾。
幸得从公特直笔,
定应无复叹齑盐。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尖风似乎要穿透窗帘,残雪刚刚消融,依然冻结在屋檐上。酒盏里醇厚的美酒满得溢出,镜子中我白白的头发却不知又添了多少。美丽的童子喜悦地舞动着开罗的幕布,小吏却愁眉不展,忧虑着砚台中的墨蟾。幸好能得到您直言的指导,想必以后再也不会为吃盐而叹息了。

注释

  • 尖风:指寒冷的风。
  • 穿帘:意指风吹进屋子里。
  • 残雪:指尚未融化的雪。
  • 醇醪:指美酒。
  • :增加。
  • 妍童:美丽的少年。
  • 愁凘:愁苦的样子。
  • 砚蟾:砚台中的墨。
  • 从公:指对方的别称,表示尊重。
  • 直笔:直言不讳的文字。
  • 叹齑盐:指对生活琐事的抱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溪,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尤其以五言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仁宗年间,梅尧臣与友人永叔的书信往来中,表达了新年的感受。此时梅尧臣正值中年,面对岁月的流逝以及生活的种种琐事,诗中流露出对时间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是一首反映生活感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严寒的天气和生活的细微琐事,展现出诗人对岁月的无奈与感慨。从“尖风细细欲穿帘”开头,寒风的描写渲染了冬季的清冷,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是心境的反映。接着“残雪微销冻结檐”,残雪的意象既表现了寒冬的萧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第三联“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将诗人的内心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是丰盈的美酒,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另一方面是镜中白发,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衰老的无奈。这种对比加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联则转向社会生活中的细节,描绘了新年喜庆的场景与小吏的忧愁,表现了不同身份、不同心境的人们对新年的不同感受。结尾“幸得从公特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赖与期盼,表达了在友谊的支持下,生活的挑战可以迎刃而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尖风细细欲穿帘:描绘了寒冷的细风,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2. 残雪微销冻结檐:残雪尚未完全融化,象征着时间的停滞和生命的无常。
  3. 盏里醇醪无限满:酒盏中满是美酒,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与丰盈。
  4. 镜中白发不知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岁月却在悄然流逝,白发的增加让人感到无奈。
  5. 妍童喜舞开罗幕:描绘了新年 celebrations 的欢快场景,带来了一丝快乐。
  6. 小吏愁凘入砚蟾:小吏的忧愁则使得欢乐的气氛形成了对比,反映社会的多样性。
  7. 幸得从公特直笔:表达对友人直言不讳的感激,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 定应无复叹齑盐:暗示着在朋友的支持下,生活中的琐事不再值得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寒冷与温暖、忧愁与快乐,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用“尖风细细欲穿”赋予风以人的动作,使情感更加生动。
  • 象征:白发象征衰老,醇酒象征生活的美好,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体现出在友谊的支持下,面对生活的烦恼时应保持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 尖风: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和挑战。
  • 残雪:代表着过去的痕迹和时间的流逝。
  • 醇醪: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丰富的经验。
  • 白发:生命的标志,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无情。
  • 妍童: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砚蟾:代表着文化和知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尖风细细欲穿帘”中的“尖风”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温暖的气息
    B. 寒冷的天气
    C. 春天的来临

  2. “镜中白发不知添”中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财富
    C. 衰老

  3. 诗中提到的“妍童”主要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孩
    B. 青少年
    C. 老人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寒食诗》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苏轼的诗作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梅尧臣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生活细节的描写,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对社会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代诗词流派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一 道傍酒馆 云山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四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三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二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一 初春 其二 初春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言 坤后 包含侮的词语有哪些 胁肩絫足 衣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蕴藉风流 尢字旁的字 暗喻 沾丐后人 纹丝没动 舟字旁的字 星移电掣 贵慕 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口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