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36:22

诗句

桧蛟欲走夜坛雷,飞石惊门不敢开。

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22

原文展示: 桧蛟欲走夜坛雷,飞石惊门不敢开。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祭坛上,桧树像蛟龙一样欲动,雷声震耳,飞石撞击门扉,令人不敢开启。到了第二天,道士们相视一笑,绿荫依旧笼罩着古老的楼台。

注释:

  • 桧蛟:指桧树,因其形状似蛟龙而得名。
  • 夜坛雷:夜晚祭坛上的雷声,形容气氛神秘而庄严。
  • 飞石:指雷声震动下飞起的石块。
  • 道人:指修道之人,即道士。
  • 绿阴:指树木的绿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著称,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道观中的神秘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沈周游览道观时,观察到夜晚祭坛上的神秘景象,以及次日道士们的轻松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宗教生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道观中的神秘景象。首句“桧蛟欲走夜坛雷”,以桧树似蛟龙的形态和雷声震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次句“飞石惊门不敢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通过飞石撞击门扉的细节,传达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后两句“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则展现了次日道士们的轻松态度,以及绿荫依旧笼罩的古老楼台,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桧蛟欲走夜坛雷”:桧树在夜晚的祭坛上,像蛟龙一样欲动,伴随着雷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2. “飞石惊门不敢开”:雷声震动下,飞石撞击门扉,令人不敢开启,进一步强化了神秘感。
  3. “明日道人成一笑”:到了第二天,道士们相视一笑,表现出轻松的态度。
  4. “绿阴仍锁旧楼台”:绿荫依旧笼罩着古老的楼台,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桧蛟”将桧树比作蛟龙,形象生动。
  • 拟人:“欲走”赋予桧树动态,增强生动感。
  • 对仗:“飞石惊门”与“绿阴仍锁”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夜晚道观中的神秘景象和次日道士们的轻松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宗教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时空交错美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桧蛟:象征神秘的自然力量。
  • 夜坛雷:象征庄严的宗教仪式。
  • 飞石:象征自然力量的震撼。
  • 绿阴:象征古老楼台的恒久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桧蛟”指的是什么? A. 蛟龙 B. 桧树 C. 石头
  2. “飞石惊门不敢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 B. 敬畏 C. 悲伤
  3. 诗的最后一句“绿阴仍锁旧楼台”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空间的恒定 C. 情感的变化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景色,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沈周《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与杜甫《望岳》: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但沈周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宗教元素。
  • 沈周《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二》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沈周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宗教生活的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沈周的诗作,全面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背景信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江南旅情 望蓟门 少年行 江南弄 传香枕 鲛红被 锁莲灯 神鸡枕 迷香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天灾地变 小字头的字 才人行短 飨奠 茶几 工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嬖御士 枕流漱石 竹字头的字 蠢蠢思动 雁过留声 截取 淫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