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17:30
扈从南郊纪事
作者: 林承芳 〔明代〕
警跸遥闻夹道传,
乘舆朝下九重天。
礼成苍璧同周典,
乐奏黄钟叶舜弦。
朔气渐随仙仗散,
晴云高傍翠华悬。
词臣此日叨簪笔,
不数王褒扈从年。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举行的盛大典礼,警报声远远传来,皇帝的轿子朝九重天而去。礼仪完成后,苍璧如同周朝的典礼,乐曲奏响了黄钟和舜的弦乐。北风渐渐随仙仗散开,晴朗的云彩高高悬挂在翠华殿旁。今天的词臣在此恭笔作诗,算不上王褒当年扈从的盛况。
作者介绍:林承芳,明代文学家,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表现出对传统礼仪的重视与对历史的追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的某个盛典,反映了当时朝廷对礼仪的重视和诗人对过去盛况的怀念。
《扈从南郊纪事》是一首描绘盛大典礼的古诗,诗中通过对皇帝出行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王朝礼仪的庄重和恢弘。开头两句“警跸遥闻夹道传,乘舆朝下九重天”用生动的场景展现了皇帝出行的盛况,夹道的警报声似乎传递着一种庄严的气氛,皇帝的轿子则象征着权威和神圣。
接下来的“礼成苍璧同周典,乐奏黄钟叶舜弦”则转向了礼仪的具体内容,苍璧的出现让人联想到周朝的礼制,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乐曲的演奏,黄钟与舜弦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场面的庄重感。
“朔气渐随仙仗散,晴云高傍翠华悬”描绘了典礼后天气的变化,北风的清冽与晴云的高远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突显了盛大典礼后的余韵。
最后两句“词臣此日叨簪笔,不数王褒扈从年”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盛典中的谦卑心态,强调自己与历史上王褒等伟大诗人的差距,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和自我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朝廷礼仪为主题,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历史盛况的追忆,同时流露出诗人的谦逊和自我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乘舆”指的是哪个角色的交通工具?
A. 平民
B. 皇帝
C. 大臣
D. 士兵
“礼成苍璧同周典”中的“苍璧”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礼器
C. 一种药材
D. 一种装饰品
诗中提到的“王褒”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汉代
D.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