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王褒传》

时间: 2025-05-02 04:18:15

诗句

金马祠神事已遥,子渊才擅汉宣朝。

非无《圣主贤臣颂》,只教宫人记《洞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8:15

原文展示:

金马祠神事已遥,子渊才擅汉宣朝。
非无圣主贤臣颂,只教宫人记洞箫。

白话文翻译:

金马祠的神事已经遥远,子渊(王褒)才华横溢于汉宣帝的朝代。
并不是没有圣主和贤臣的赞颂,只是让宫人们记住了洞箫的曲调。

注释:

  • 金马祠:金马祠是专门供奉王褒的庙宇,象征着对他的崇敬。
  • 子渊:王褒的字,意为“子渊”,在汉代有着很高的声誉。
  • 汉宣朝:指汉宣帝时期,王褒在此时期展现了他的才华。
  • 圣主贤臣:指的是有德行的君主和贤能的臣子。
  • 宫人:指的是在宫廷中侍奉的女子。

典故解析:

王褒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才华和为人而受到推崇。诗中提到的金马祠,是后人为了纪念王褒而建立的庙宇,显示出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洞箫,象征着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浮华,暗示了对真正才华的忽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祖修(清代)是清朝的一位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以抒情及咏史为主。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吴祖修通过王褒的故事,表现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王褒为线索,借用古代神事的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代风气的无奈。第一句提到“金马祠神事已遥”,显示出对于历史的追忆,金马祠作为纪念王褒的庙宇,象征着人们对其才华的怀念。第二句“子渊才擅汉宣朝”则点明王褒的历史地位,强调了他在汉代的卓越才能。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现实,指出并非缺乏贤臣和圣主的颂扬,而是当代宫廷生活的空虚。“只教宫人记洞箫”表现出一种对浮华的讽刺,暗示真正的才华和德行被忽视,宫廷的歌舞升平掩盖了更深层的文化和道德缺失。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当代社会风气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马祠神事已遥”:金马祠的神事已经离我们很远,暗示历史的久远与不可追。
    • “子渊才擅汉宣朝”:王褒在汉宣帝的时代展现了卓越的才华。
    • “非无圣主贤臣颂”:并不是缺乏对圣主和贤臣的赞美。
    • “只教宫人记洞箫”:只让宫中女子记住洞箫的曲调,暗指对真正才华的忽视。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 隐喻:用“洞箫”象征浮华的宫廷生活。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王褒的敬仰,及对当代社会文化浮华的批判,反映了诗人与历史的对话。

意象分析:

  • 金马祠:象征着历史的崇高与对才华的敬仰。
  • 子渊:代表了真正的才华与智慧。
  • 洞箫:象征着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马祠”是用来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

    • A. 王褒
    • B. 司马迁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洞箫”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才华
    • B. 浮华的宫廷生活
    • C. 自然的美好
    • D. 战争的残酷
  3. 诗中提到的“非无圣主贤臣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当权者的不满
    • B. 对历史的怀念
    • C. 对文化的赞美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与情感的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更深的历史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吴祖修的《读王褒传》都涉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关注情感的细腻,而吴祖修则更注重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祖修研究》
  • 《王褒与汉代文学》
  • 《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羯鼓 访僧不遇 春闺二首 铜雀妓二首 江上逢故人 槿花 月夕 江夕 过农家 汉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十夫揉椎 驰风骋雨 凵字底的字 破罐破摔 高垒深沟 风字旁的字 潜形匿迹 一齐众咻 觉人觉世 丝糕 本管 斤字旁的字 燕处危巢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