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2:57
菜羹二首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一自入金门,屡蒙分玉食。
今朝苜蓿盘,犹疑照初日。
全诗翻译:
自从我进入了金门,常常得到了珍贵的食物。今天的苜蓿汤,依旧像初升的太阳那样令人怀疑(是否能与过去的美好相提并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金门”和“玉食”的意象常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象征着高贵与丰盛,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本诗反映了作者在经历了一段优越生活后,回归普通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
本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首句提到“金门”和“玉食”,使人联想到一种显赫一时的生活,而接下来的“苜蓿盘”则显得格外平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生活的变化,也揭示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在生活的富贵与简单之间,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犹疑照初日”的句子,运用初升的太阳作为隐喻,传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与不安。太阳象征着新的开始,但由于内心的挣扎与怀疑,作者似乎在反思这种变化是否真的是一种提升,还是一种失去。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在意境上却蕴含深刻的哲理,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活的富贵与平凡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反映了人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和荣耀
B. 普通生活
C. 乡村
D. 贫穷
诗中提到的“苜蓿”代表什么?
A. 美味的食物
B. 平凡的生活
C. 高贵的象征
D. 失落的希望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生活的反思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对比姜特立的《菜羹二首》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两者都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但姜特立更多的是反思自身经历的变化,而陶渊明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都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了对富贵与平淡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