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喜陆少监入京》

时间: 2025-05-04 10:10:57

诗句

昔人思李杜,长恨不相随。

遥寄有刘白,同吟惟陆皮。

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

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57

喜陆少监入京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原文展示:

昔人思李杜,长恨不相随。
遥寄有刘白,同吟惟陆皮。
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
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

白话文翻译:

昔日人们思念李白和杜甫,长久以来遗憾他们未能相聚。
我遥寄情谊给刘白(刘长卿和白居易),只与陆游一同吟诗。
虽然物理相隔终究会重聚,但那妙句却难以追寻。
不妨问问长安的街道,何时能再回到灞河岸边的美好时光?

注释:

  •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
  • 刘白:指的是刘长卿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 陆皮:指陆游,南宋诗人,以豪放的边塞诗闻名。
  • 物睽:意为事物虽然相隔。
  • 灞岸:指的是灞河岸边,古时的美丽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升,号穷睇,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姜特立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背景可能是他与陆游等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与杜甫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开头的两句简洁而富有情感,生动描绘了思念之情。同时,诗中提到的“遥寄有刘白”,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向往。他希望通过诗歌与朋友们的心灵对话,尽管物理距离遥远,但精神上却能紧密相连。

“物睽终必合”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句妙却难追”则是对艺术创作的自省,意识到真正的佳句往往难以复制。最后一句“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将思念的情感引向具体的地方,灞岸的回忆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人思李杜:提到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引入主题。
  • 长恨不相随:表达对未能相聚的遗憾。
  • 遥寄有刘白: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同吟惟陆皮:指与陆游共同吟咏。
  • 物睽终必合: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 句妙却难追:对艺术创作的感慨。
  • 试问长安陌:转向具体的地理环境,感慨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形成了对称美。
  • 隐喻:通过地点(长安、灞岸)隐喻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杜:象征着伟大的诗歌艺术。
  • 刘白:代表着同代的友谊。
  • 长安:象征繁华与往昔。
  • 灞岸: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杜”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汉代
  2. “物睽终必合”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事物终究会相聚
    • B. 事物永远分离
    • C. 事物没有变化
  3. 诗中提到的“灞岸”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美好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对比姜特立与陆游的诗作,发现两者在对友谊的描写上都很细腻,但陆游的诗更具豪迈之气,而姜特立则更加柔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宜春县斋寒食日作 喜雪投王守 过商叟林居蒙示半村诗集及曾吉父宏父王元法 雨后 漫兴十一首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 筋竹这新居僧居邠录寄寺中留题次孙温叟所用 寄唐舆决狱辰沅 赣丞陈择之官满归清江追饯珠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古喻今 肀字旁的字 一刻千金 巳字旁的字 史无前例 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宁宇 青苔黄叶 食字旁的字 岩幽 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礼贤下士 甡甡 包含邻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戈的词语有哪些 击征 而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会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