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54
和和靖八梅
作者: 胡铨 〔宋代〕
当年曾见凤城头,
入骨贪看兴未休。
小摘欲论千种恨,
微吟还唤一番愁。
每嫌俗物薰心醉,
长愿清馨满世留。
稼李倚风梨带雨,
比方应合面骍羞。
当年我曾在凤城的高头上,
贪婪地欣赏梅花,兴致未减。
小心摘下梅花,想要诉说千种怨恨,
低声吟唱,却又唤起一阵愁绪。
每每厌恶世俗事物带来的醉意,
长久希望清香能够满溢人间。
稼李树在风中倚靠,梨树带着雨水,
仿佛应有的情景,映衬着娇羞的面容。
作者介绍:胡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常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浮躁之时,诗人试图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对清新事物的向往,反映出对世俗的厌倦。
《和和靖八梅》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诗的开头提到“凤城头”的回忆,带有一种怀旧的情感,暗示诗人曾有过美好的经历。而“入骨贪看兴未休”则表现出他对梅花的执着与热爱,仿佛梅花的清香已深入他的骨髓,难以忘怀。
接下来的“小摘欲论千种恨”,则通过摘梅花的动作,暗示诗人心中满怀愁怨,似乎在述说着过去的种种不如意。紧接着的“微吟还唤一番愁”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欣赏梅花之美的同时,也唤起了心中的愁苦。
“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中的“俗物”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不满,渴望追求一种清新、纯净的生活。最后两句通过“稼李倚风梨带雨”,形象地描绘出自然中丰收的美好,似乎在告诉读者,与其沉浸在世俗的纷扰中,不如向往那种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浮华的厌倦,体现了追求清新、纯净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城”象征什么?
“每嫌俗物薰心醉”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清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