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37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在苍茫的江面上,早晨的鱼群聚集,渔民们急忙设下网具。
能干的人操控着小舟,像风一样迅疾,撑起渔网冲入波涛。
小鱼逃脱的情况不可胜数,半死半生的鱼仍在挣扎。
大鱼受了伤,纷纷低下头,强壮的鱼有时也会被泥沙压住。
我又一次来到东津观看捕鱼,主人已经结束了切鲙的工作,倾杯畅饮。
黄昏时分,蛟龙改换了栖息的洞穴,山根的鳗鱼和鲔鱼随云雷而动。
战乱与兵戈依然未止,凤凰与麒麟又在哪里呢?
我们为何要沉迷于这样的乐趣,竟然如此肆意地浪费天物,令人感到悲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作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捕鱼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对当时社会乱象的无奈与哀叹。
《又观打鱼》展现了杜甫在观察渔民捕鱼时的复杂感受,表面上是描绘江边捕鱼的场景,实则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反思。诗中通过对打鱼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渔民的辛勤与自然的丰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战争与资源浪费的沉重思考。
开头的“苍江鱼子清晨集”,通过清晨的宁静与鱼群的活力,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渔民的辛苦和自然的残酷逐渐显露。小鱼的挣扎与大鱼的低头,传达出一种生存的艰难和环境的残酷。
在诗的后半部分,杜甫提及“干戈兵革斗未止”,将个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相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深切忧虑。最后一句“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更是将个人的感慨提升到对时代的思考,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反思当下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和广阔的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对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深思与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别名是什么?
A. 子美
B. 少陵野老
C.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
A. 力量与变化
B. 和平与安宁
C. 资源的浪费
诗中提到的“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
A. 珍惜资源
B. 浪费自然资源
C. 保护环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