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29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在客栈的夜晚,我何曾入睡?这秋天的夜晚总是不肯明亮。
卷起窗帘,残月的影子映照在床前,而我高枕无忧,听着远处江水的声音。
我愚笨无计,衣食都成问题,路途艰难只能依靠朋友的帮助。
老妻寄来的几封信,想必都在诉说着她的思念之情。
“高枕远江声”可以理解为一种安逸的状态,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作者的忧虑。在唐代,文人常常以江水作为思乡情的象征。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客夜》作于杜甫晚年,他因战乱而漂泊,身处异乡,生活困窘,愈加思念故乡和家人。此诗正是他在这种情境下的真实写照。
《客夜》展现了杜甫身处异乡时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客睡”引出,表现他在客栈里的苦闷,紧接着提到“秋天不肯明”,映衬出夜的沉闷与心头的愁苦。诗中通过“卷帘残月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画面,月影的孤寂与他内心的孤独相呼应。高枕的安逸下掩藏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接下来的“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则直接表露了杜甫生活的困境,表达出他对朋友的依赖与感激。最后一句提到老妻寄来的信,深切地反映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将孤独、思念和生活的艰难融为一体,展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情的依赖,深刻地反映了人间的苦乐与亲情的深厚。
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这是因为他是哪个朝代的伟大诗人?
诗中“高枕远江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老妻书数纸”中,诗人对老妻的感情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