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1:16
如梦令(海棠)
作者:方岳 〔宋代〕
雨洗海棠如雪。
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
只了为花愁绝。
愁绝。愁绝。
枉与春风分说。
诗的意思是:经过雨水的洗涤,海棠花显得像雪一样洁白。又到了清明时节,燕子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只因花开花落而感到愁苦。愁苦啊,愁苦啊,真是徒劳地与春风诉说。
清明时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诗中提到的海棠花,是春季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生命。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作者在此刻感受到的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词作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春季清明时节,正值海棠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自己对花的愁苦情感,反映了人们在春天与生命的短暂之间的感悟。
这首《如梦令(海棠)》透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开篇“雨洗海棠如雪”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海棠花在雨后洁白如雪的美丽,暗示着自然的清新与纯洁。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又是清明时节”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清明节作为祭祖扫墓的时节,蕴含着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和对当下美好的珍惜。
接下来的“燕子几时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燕子归来的期待,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希望,而此时此刻,诗人却只能感受到“为花愁绝”的伤感。反复的“愁绝”,加强了诗人的情感,仿佛在诉说一种无力感,尽管与春风分说,依然无法解除心中的愁苦。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宋代词人那种细腻、感性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测试:
《如梦令》中的“海棠”象征什么?
a) 生机
b) 美丽与短暂
c) 绝望
诗中提到“清明”时节,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春天的生机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的美丽
“愁绝”在诗中反复出现,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忧愁
c) 兴奋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