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46
六月初四日往云际院,田间雨足,喜而赋之
高下田畴水斗鸣,泥深路滑不堪行。
请君听取行人语,只个愁声是喜声。
去年今日政迎神,祷雨朝朝祷得晴。
今岁神祠免煎炒,更饶箫鼓赛秋成。
六月初四日,我去云际院,田间的雨水丰沛,心中欢喜,便写下这首诗。
田地里水流潺潺,泥泞的路滑得让人难以行走。
请你听听路人的谈话,只有那悲愁的声音,实际上是快乐的声音。
去年今天我们迎接神灵,天天祈求雨水,结果总是晴天。
今年神祠免去煎熬的祭祀,反而奏响了箫鼓,庆祝秋天的丰收。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明快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农田雨水丰沛的时节,诗人因雨水滋润而感到喜悦,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间雨水丰盈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首句“高下田畴水斗鸣”直接描绘了农田的水声,生动地体现出丰沛雨水带来的生机。接着,诗人又转向路况,表达了由于雨水带来的泥泞,行走困难的真实感受,这一细节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请君听取行人语,只个愁声是喜声”一句,反映出路人心中的复杂情感。尽管表面上是愁声,实则蕴含着对丰收的期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生活感悟。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回忆起去年祈求雨水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和对现在的珍惜。
结尾的“更饶箫鼓赛秋成”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意,神明的庙会不再是煎熬的祭祀,而是欢庆丰收的乐章,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斗鸣”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水声
C. 鸟声
诗人去年祈求的结果是什么?
A. 大雨
B. 晴天
C. 雪天
“更饶箫鼓赛秋成”中“箫鼓”指的是什么场景?
A. 祭祀场景
B. 欢庆丰收的场景
C. 农田耕作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