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6
紫牡丹二首
作者: 杨万里
万花不分不春妍,
至竟专春是牡丹。
紫锦香囊金屑暖,
翠罗舞袖掌文寒。
恨无国色天香句,
借与风绦日萼看。
家有洛阳一千朵,
三年归梦绕栏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钟爱,认为万花之中,唯有牡丹在春天最为妍丽。诗中描绘了牡丹的华贵与芬芳,感叹没有如同国色天香的诗句来形容它,只能通过风和日光来欣赏它的美。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家中有上千朵洛阳牡丹,思念的梦境不断萦绕在栏杆之上。
“国色天香”是形容美丽的典故,源自古代诗词,指牡丹花的绝世美丽与芬芳。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精于诗词,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常带有自然的气息,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
《紫牡丹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牡丹盛开的季节,表现了作者对牡丹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紫牡丹二首》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以其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情感,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诗的开头,"万花不分不春妍",强调了牡丹在百花中的独特地位,暗示其它花卉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既突出了牡丹的美丽,也显示了诗人对它的偏爱。
接着,"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牡丹的华美和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紫色的锦缎和金色的暖色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心醉。而“翠罗舞袖”则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仿佛看见舞动的牡丹在微风中摇曳。
诗中"恨无国色天香句"一句,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与期待,期待能有更美的诗句来形容这花的绝艳。最后以“家有洛阳一千朵”结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思乡情结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切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围绕牡丹展开,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花王”,象征着繁荣与富贵,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恨无国色天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洛阳”指的是?
杨万里的《紫牡丹二首》与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花卉,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牡丹的热爱与思乡情,而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